21 2014-03
邵逸夫: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他是影视大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氏影视”。他是慈善大家,遍布中国的“逸夫楼”承载无数人的求学记忆。

今年1月7日,享年107岁的邵逸夫在家中逝世,走完了传奇一生。邵逸夫在内地许多地方学校进行捐助,有些地方他这一生也没有去过,但是他建的逸夫楼却为人熟知,在许多人眼里邵逸夫是一个很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邵逸夫最该被记住的是他的慈善精神。“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他的慈善视野超越香港,遍及内地,2008年,汶川地震后,向灾区捐款1亿港币,是单笔个人捐款最多的人;2013年,又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币。
领悟钱财只是身外之物

慈善与吝啬,曾是邵逸夫人生硬币的两面。

1973年,66岁的邵逸夫向香港“苏浙公学”捐赠50万港元,为其兴建一座藏书3万多册的新型图书馆,后又为校舍捐赠了100万港元。这是邵逸夫第一笔郑重其事的捐赠。此前,他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设立了邵氏基金。慈善之路的开启为他带来了殊荣:1977年,邵逸夫被英国女皇册封为皇家爵士。

而在早年间,邵逸夫的“悭吝”在香港电影界常有风评。他曾拒绝剧务去外边花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才1毛钱。后来的“李小龙争夺战”,让这一名声传播更广:当时李小龙返港发展,被邵氏电影要求以低薪演配角。

邵逸夫的“悭吝人”形象,不难理解:他从青年时代起离开宁波,和哥哥奔跑在南洋丛林里,搞流动放映车。“挨过苦”的他对金钱的态度很保守。

邵逸夫为什么后来热心慈善?有多个版本。传早年间一家香港老人院向已是富豪的邵逸夫请求捐赠,他寄过去一张支票。数额无从考证,大概是100港元或是500港元。对方将这笔捐赠原封不动地退回,让邵逸夫颇受震动。

也有说法称,邵逸夫三哥邵山客的去世,让他明白人死后也带不走生前财富,坚定慈善的决心。

之后,邵逸夫睹物关情,感叹钱财只是身外之物,开始大举捐赠。
不吝支助中国教育

邵逸夫基金在内地捐建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份。近年来,邵逸夫基金重点支持了中西部大中小学(微博)的教育设施建设。每当内地一些省份遭受自然灾害时,也能看到邵逸夫基金的身影。

2013年9月,邵逸夫基金再次向内地教育事业资助2亿港元,主要用于内地16所大学教学设施的建设,以及浙江大学邵逸夫医疗和医学研究中心的兴建。

2002年,邵逸夫基金还创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表彰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数学科学方面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

邵逸夫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更是一个生动而伟岸的慈善符号

“你的学校有逸夫楼吗?”在莘莘学子眼中,邵逸夫更是一个生动而伟岸的慈善符号,也许毫不夸张地说,内地凡有学校处,即有逸夫楼,而且逸夫楼称得上所在学校最好的大楼之一。据统计,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至今共捐赠内地教育近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有人发现,百度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 ,数量巨大,“向邵逸夫107岁的一生致敬,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邵逸夫说过,“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有此认知高度,并矢志不渝地实现之,壮哉!

某门户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超过八成的参与者表示,“逸夫楼”。这可见邵逸夫留在人们心中的独特记忆,更折射出邵逸夫在教育上的发力,是多么富有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不只是捐楼,更健全了一种制度支撑——《香港邵逸夫基金向内地教育事业赠款项目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要求,“邵氏基金赠款兴建的项目,应建设在经过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的,长期保留的学校;项目的使用期至少在五十年以上。”“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财政部制定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严禁截留、挪用。项目建成后,要按有关要求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审计。”……

2003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金额高达100万美元,此被誉为“东方的诺贝尔奖”,邵逸夫奖虽不如诺贝尔奖声名显赫,但邵逸夫的拳拳赤字之心,令人动容;其用意之深,令人钦敬。

有人说,“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