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4-04
杨澜:爱是一种能力

公益慈善事业需要爱,但我不认为爱天生就有,爱不仅是一种意愿,更是一种能力。公益慈善组织自身要有‘造血’的功能,而非仅仅依靠外界的‘输血’。”——杨澜

公众眼里的杨澜,优雅、美丽,纤细的外形下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不过,杨澜给自己的身份排序是“主持人”、“传媒人”,如果算上她花在慈善、公益上的1/3工作时间,她的第三重身份必然是“公益人”。

作为一名资深传媒人士和现任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积极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除了坚守着自己那份难以割舍的电视情结之外,慈善事业已经占据了杨澜大多数的时间。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中国建立一种人文慈善的理念,让社会慈善大行其道。在公益事业上,杨澜既是满怀热忱的行动者更是一位勤勉的思考者。
与公益结下不解之缘

一直被明星光环笼罩的杨澜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事业有成的杨澜一直乐此不疲地出席各种公益活动,一时间成了公益事业的代言人。

谈起杨澜接触公益事业应追溯到1997年,那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请杨澜做一部片子的义务主持人,在美国留学期间杨澜就已经听说了国内的“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的小女孩给她留有深刻的印象,加上留学归国的杨澜很想重新融入社会,于是她同意与“希望工程”合作,主持一部“中华成语故事”系列片,虽然工作比较简单,但这次的合作让杨澜看到了做慈善事业的艰辛,从筹建资金、制作节目、发行到联系各种机构和人,大量的工作都由该项目的几个人去完成。不久以后,杨澜的《凭海临风》发行了,她毫不犹豫地将第一笔稿费30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从此杨澜与公益慈善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希望工程”这个项目,杨澜跑到大别山等地去采访,做了一组介绍“希望工程”的电视专题片,并邀请联合国的有关官员来中国考察“希望工程”。这次行动让杨澜再一次体会到做一项慈善活动的艰难,工作人员不但要跑到偏远的山区或农村踩点找位置,还要与当地县政府、村委会等层层机构协商,最后慈善组织的生存还是一个要面对的难题。

虽然杨澜最初的公益之行颇为艰难,但这反而让她更加关注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她开始从事各种公益活动,从最终帮助零星的贫困者,到成立“阳光文化基金会”将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慈善对于杨澜已经由“一时兴起的善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公益人物,人们看重的是明星对慈善的号召力,但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杨澜则更愿意从一个普通人的情感角度来理解慈善——“这是我自己一相情愿处理财产的方式”。
用十年找到方向

最初杨澜对慈善的理解也仅限于捐款,捐完了让别人去做,后来她发现这个“做”存在天壤之别。同样是捐100万,最后实际效果怎么样是需要好好探究的。

“爱不仅仅是一种心愿,也是一种能力。把一百万的捐款管好容易,但当有两千万、两个亿甚至更多的捐款在手上时,如何把每一分每一角花到合适的地方,便不是所有人或机构都能胜任的了。”

2005年,杨澜、吴征夫妇用自己的捐款在香港设立了阳光文化基金会,资助教育和扶贫。2007年阳光文化基金会和中央芭蕾舞团联合发起“芭蕾走进校园”活动。

艺术教育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实践用于社会融入项目,艺术对于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抗逆力的提升具有可测量的显著效果。缺乏资源的青少年在早期接触艺术将大大有助于他们提升自我认知,并对是非有曲直拥有更为正确明晰的判断力。杨澜说,“阳光下成长并不是去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画画的技能,而是通过艺术引导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增强自信心。”

当时阳光文化基金资助了北京两所寄读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芭蕾舞训练,这些孩子平时有一些挺调皮,老师觉得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半年过去,艺术的催化让60多个学员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杨澜回忆道:“后来这些孩子和中央芭蕾舞团的国家级艺术家们在天桥剧场合作演出,下面有上千名家长、老师和同学,还有刘延东、孙家正等领导。好多孩子平时都挺倔的、挺生硬的,但是那天接到证书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哭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第一次得到真正的肯定。”

这次尝试让杨澜看到了艺术教育在青少年身上的魔力,坚定了将“阳光下成长”做下去的决心,阳光文化基金会最重要的项目“阳光下成长”正式锁定缺乏资源的青少年群体,用艺术教育提升人格并带领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来自丈夫的感动

杨澜的婚姻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杨澜眼中,丈夫吴征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有时丈夫的所作所为会让她很感动,有一年中秋节,杨澜和丈夫一起散步,北京的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而路边的一个老太太还在守着报摊,吴征走过去,买下了所有的报纸,并说:“老人家回去好好过节吧。”

杨澜夫妇只要在报纸上看到别人遇到难处后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上海有一家人,丈夫去世后妻子又下岗了,孩子因此交不起学费。吴征随后打电话给报社记者要地址,又到这家人家里给了一些钱。过了一段时间,吴征建议杨澜陪他一起去看望他帮助的那对母子,女主人非常感激他们,她给杨澜的孩子织了一件毛衣和一件毛裤,杨澜让两个孩子都穿过这身衣裳,觉得心里很温暖。

类似的事情还有几次,江苏的一个女孩患重病生命垂危,付不起几万元的医药费,夫妻二人得知此事后帮那个女孩付了医药费。后来朱军邀请杨澜去做《艺术人生》,节目中他们请来了杨澜帮助过的这个女孩子,她已经完全站起来了,杨澜当时感动不已,同时得到了一种鼓舞,自己稍微出点力就能够给别人那么大的帮助,这个善良的女人对此感到很欣慰。

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后,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找到杨澜夫妇,他们对慈善活动的邀请基本上都接受了,在杨澜看来这是一种让人愉快的事情,特别是丈夫的善良更是鼓舞了杨澜投身慈善的信心。现在杨澜担任着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全国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及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的理事,可谓“身兼数职”,和各类慈善组织接触多了之后,杨澜自然开始思考目前慈善事业的状况了。

做慈善不为得到赞美肯定

投身公益事业以来,杨澜屡次被卷入各种风波中。但是,这一切困难并没有让杨澜放弃公益的理想。

2011的夏天,杨澜并不好过,6月,“出版人马志明”质疑其涉嫌“私吞”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项目,杨澜身陷“私吞捐款门”,然后又卷入“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网上“揭黑”言论都冲着杨澜来了。
面对质疑,杨澜坦然,做慈善并不是为了得到赞美和肯定 。

“公众本身就有知情权,无论是慈善机构还是公众人物,你既然在社会上做事情,就要面对别人的质疑,有时候这种疑问并不是以非常友好的方式提出来,但是你需要把事情说出来,对我来说,就是发生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要求自己必须要把事说清楚,但是不管说了多少,最终还是要去做事情。我相信做事,我相信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的那种非常持久的快乐,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会一直做下去。”

十六年的公益之路,杨澜已经能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不同形态的公益方式以及各种质疑和批评。对她而言,能够更好地服务目标群体,并且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有长期可持续效果的,就是好的公益模式。

 

来源:搜狐网、新华网、腾讯网、华商报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