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14-07
马军:影响了世界,更影响了中国

编者按:

【他是这个时代最被需要的一类人,他为了更蓝的天、更清澈的水努力探索,他创新了中国民间环保模式,他不是企业家,却是企业家不能不认识的人,他叫马军。】

 温和而坚毅的环保斗士

早在2006年,马军就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200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时代》周刊是这么评价马军的,“如果把马军的头像,和篮球明星姚明、银幕美人章子怡一起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谁。但那些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而且对于这一类人的需求更急切。”

他被中国媒体称为“环保斗士”,他敢于揭露环境问题,敢于挑战在华污染的跨国企业。

1999年,他出版《中国水危机》,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七大流域面临的洪水、断流、水短缺、水污染等问题,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也引来国内多方质疑。《中国水危机》被称为中国版《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是1962年出版的世界经典环保警示录,书中预言了农药危害人类环境,而在当时遭遇猛烈抨击,但一年之后,这一预言就得到证实,美国第一个民间环境组织也在之后诞生,美国环境保护局也在此背景下成立。

2006年,他与伙伴推出中国首张“水污染地图”,至今收录了14万多条企业违规信息,曝光过几千家污染企业,包括几十家以环保著称的知名跨国公司,“世界500 强”在华企业,最知名的战役当数揭开苹果在中国的污染秘密,通过两年时间深入调查,两份报告、五次新闻发布会、七次与苹果公司的面对面谈判,让苹果放下傲慢、放弃秘密,公开156家供应商名单,接受第三方环境检测,并承诺一旦发现污染问题,立即敦促整改。

2007年,他再次推出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收录了3万余家超标排放企业,其中不乏中石化、中石油、国电、华电、华能、山东鲁能、巴斯夫(BASF)、米其林、APP(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晓星氨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但,不管初见还是相熟的,大家都认为马军是一位非常好相处的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温文尔雅,谦和,说话时语速永远不疾不徐,带着温和的学者气息。马军自己也认为,我的性格一点也不好斗,我希望扮演的角色是作为政府环境监管的有益补充,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让我们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环保斗士”的称呼,更多是褒扬他温和下的那份坚毅,二十年来对环保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马军之前的职业并不是环保。作为一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毕业生,他的职业生涯从记者做起。1993年,马军在《南华早报》当记者、研究员,沿途看到的环境问题让他痛心不已,促使他深入关注水污染问题,1999年出版《中国水危机》,写完《中国水危机》,许多读者和环保人士追问他:“问题如此严重,出路在哪儿?”这推动着马军开始了持续的水资源研究,并逐渐转向环境保护的专业领域。2002年,马军决定离开媒体,加入一家环境咨询公司,从事与环境相关的法规政策、管理体系的咨询工作。但公司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时常会受到合作方的制约,不能进行彻底的调查和公布,于是,他放弃这个可以过体面生活的工作,“我希望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企业只需要降低风险,剩下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必然会有矛盾和冲突。”2006年,马军成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这个名字好像政府事业单位的民间环保组织。

自此,马军从媒体人,到专业环保的人,从兴趣到事业,从一个发现问题的人,到解决问题的人,开始了环保新的起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性格和职业背景,让他更加包容,更会基于善意的协作,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专业和创新,引领中国民间环保

2004年,马军作为当年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了“耶鲁世界学人”项目,到耶鲁做访问学者。在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他发现,西方国家也经历了从污染严重到污染减轻并相对稳定的过程,而根本突破口在于有环境信息的公开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成为他今后致力于环保的核心理念。

“从环境信息公开做起,首先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以知情权带来的互动,让污染企业在市场中遭到惩罚,而负责任的企业会做的更好”,这是马军的初衷和追求。

马军相信,通过信息公开,可以促进企业的改变,他开始了以信息公开为杠杆,以品牌作为支点,撬动企业改进之路。

创立IPE后,马军构建中国首个污染在线数据库,2006年6年,他与同事推出中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2007年12月,马军发布第二张地图——“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两张用互联网绘制的“污染地图”,收录了中国31个省市的水和空气信息,污染排放情况和污染来源信息。公众能够快捷方便地查询到身边的水质和空气信息,了解自己社区的水安全状况,知道谁制造污染,哪些企业没有良知。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公众的环境污染知情权得以日渐实现,为普通公民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提供了基础。

最初,基于地图数据,IPE要求污染数据库中的问题工厂做出改进,但没有取得所希望的效果。原因是“治理污染会导致成本上涨。使企业输给竞争对手”。

2007年,马军联合21家环保组织发起“绿色选择”倡议,让消费者对污染企业说“不”。“绿色选择”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绿色消费,这种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将他们的压力作用于品牌,进而通过品牌的绿色采购去影响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供应链条、供应商,公众用自己的购买权促使企业主动改进其环境行为。

尽管在IPE名单上的大多数违规者是国内公司,但马军发布的污染来源企业榜单,矛头对准了跨国大公司。马军说:“国内公司几乎没有来同我们对话或者对这类公众压力给予任何关注的,国际大企业更加重视环境承诺,他们需要国际品牌形象,使他们关注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供应链将这种压力从那些珍惜自己羽毛的大公司传达到那些不在乎的中国供应商“。

2008年8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了名为绿色选择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将第一个行业,瞄准大家都会涉及的IT企业。马军联合33家环保NGO,发布IT产业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29家跨国IT企业,悉数上榜,美国苹果获最差排名。马军和伙伴们开始了近两年漫长而艰辛的博弈,最终将苹果从最初的高傲和冷漠,拉回到诚恳面对并解决问题,马军和IPE也以撼动苹果的战绩轰动了世界。

继IT行业之后,马军又把目标转向纺织行业,2012年3月,向46家企业的CEO发出信件,有积极回应并采取行动的,也有消极应对的,IPE又在2013年11月发布针对服装行业的报告。与苹果一样,迅销起初态度消极,在受到点名批评后慌忙应对。2014年1月,IPE接到了迅销的中国供应商有关改善环境污染的报告。马军微笑着说:“迅销终于开始行动了”。

IPE的绿色供应链已经开始在企业中扎根。如今,已经有大约40家环境非盈利组织响应IPE的号召,组成了名为“绿色选择联盟”(GCA)开展活动。先后有1400多家企业与IPE合作,其中多数说明了自身出现的环境问题。甚至还有100多家企业开展了第三方环境审核,以向公众证明其达标状况。IPE还有很多目标,电力、石油、化学、钢铁等容易污染空气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多半是中国企业,其中国有企业也为数不少,IPE挑战难度会越来越大。

“绿色供应链”取得成效后,马军将目光投向了投资领域。并创建了“绿色证券”网站,网站共录入了883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只要输入上市公司的代码,就可以看出子公司的废气排放信息。目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已经撰写并发布了第一期绿色证券的报告,主动与17家上市公司和22家投资者沟通,希冀通过绿色投资推动污染的治理。

目前,“绿色选择”倡议已经有了“绿色供应链”、“绿色证券”、“绿色信贷”三大产品。马军利用信息公开,以品牌为支点,撬动中国企业改变的战略,初见成效。

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终极力量,也是马军环保理念的基石,消费者是企业的最大压力来源,公众参与也会对政府决策起到很大作用。“苹果最终低头,除了环保组织的推动,最终还是苹果的消费者们让苹果重视起来。苹果拒绝回应在华污染和劳工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和我们制作的视频传播,有1000多名苹果消费者给苹果去信,1000多用户对于苹果来说数量极小,但是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马军说,现在很多企业都会来我们网站查数据,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超过1千万。下一步会加强对公众产品改进。2014年6月,“污染地图”APP上线,与公众一起发现身边的污染源。与其他监测软件单纯的空气质量监测功能不同,“污染地图”可以实现对污染源头的实时监督。地图中清晰地标注出超标排放废气企业的名称,并标注有该企业排放有害气体的控制指标、检测值与标准对照,是否超标排放一目了然,大众可以随时分享到微博、微信、来往等社交平台,让企业时时刻刻接受公众监督。马军希望,有更多企业披露排放情况,通过社会监督形成合力,从源头遏制环境污染。

一生的事业,刚刚站到起点

马军觉得自己很幸运,十几年的环保之路,虽然艰辛,但总算取得很多进步。

IPE现在每天抓取到数据是过去5年的数据总和,记录了14000多家企业的14万多条的企业监管记录,1400多家企业的响应和行动,同时,国内外更多的机构参与和支持到IPE的工作,一些企业家也成为IPE理事会的理事长,帮助IPE的发展。在马军和IPE推动政府公开监测数据下,2014年修订的新《环境保护法》,信息公开首次进入立法。

尽管马军和他的伙伴们做了诸多努力,取得一些成果,但他也坦言,污染的治理的成效并不理想,仅仅靠环保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形成”雪崩效应“。“我们只是站在了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遥远路途的起点,我们将和大家一道不懈努力。”在麦格赛赛奖的获奖感言中,马军如是说。

46岁的马军明白这是场持久战,这个准备一生为环境为奔走的人,脚步不会停歇。

 

马军获奖记录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100为影响世界的人物

2006年,“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2007年,英国《卫报》拯救地球环境50人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环保人物”

2009年, 拉蒙·麦格赛赛奖

2011年,“2011绿色发展十大领军人物”

2012年,“2012年戈德曼国际环保奖”(戈德曼环境保护奖有全球环境保护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由善达网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