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14-08
曹慰德: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传承人类文化精华

戴着墨镜的曹慰德一出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历史上“南洋商人”的样子:一丝不乱的西式装束,善言谈交际,有些生硬的普通话加流利的英文,气质里有着东方人特有的精明。摘掉墨镜后的曹慰德却又不太像一个商人,在交谈中,他不断提及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境界”、“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一次次引用,这让他看起来更像是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一位大家长。

20年前,曹慰德从父亲曹文锦手中接过家族企业的权杖,掌舵万邦集团。一百年前,凭借黄浦江上的一条小木船,曹家开始起航。从上海起家,到香港中兴,再到新加坡雄起,因航运而成为百年大家族的曹氏家族,已成功传承四代。而作为第四代家族企业的掌门人,在二十年的时间内,曹慰德成功把家族财富扩大十多倍,目前高达数百亿元。曾经的香港四大船王之一,已升级为新加坡的多元化商业帝国。

他现任新加坡万邦集团主席,国际船运协会主席,国际家族企业协会亚太分会主席、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造船学学士,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学硕士。

家族企业四代变迁

曹家的根基在上海,先祖本是贫寒人家。20世纪初,曹慰德的曾祖父曹华章购买了一条小木船,在黄浦江上接送外轮水手,小本生意十分繁忙。有一次,一个外国船长喝醉了酒,把装有提货单的钱袋忘在了船上,曹华章登岸找到那位船长,物归原主。船长极为感谢,特地出了一笔钱,帮助他壮大生意。曹华章的木船逐渐多了起来,业务也由接送水手改成接运货物,终于有了自己的码头、储运仓库和卡车,并成立了自己的运输公司“曹宝记”。曹慰德的祖父曹隐云没有选择子承父业,他先是进入一家英国化学制品公司学做生意,一直做到高级经理,后来自己创立了一家银行。1925年,曹慰德的父亲曹文锦出生时,“曹宝记”运输公司的业务已遍及长江沿岸。上世纪40年代,曹文锦接手了已经初具规模的家族企业。

然而,在强权政治面前,商人的财富总是朝不保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紧随其后的国共内战,曹家产业几乎毁于一旦。1948年,蒋经国到上海“打老虎”,工商界人心惶惶。曹文锦明白,蒋经国的举动无法撼动国民党内部的根基,却给上海民间工商业造成了浩劫。其实,早在此前两年,当国民政府下令上海各家把财富兑换成金元券时,曹文锦就冒着违反禁令的风险,偷偷将家族产业中的部分资金换成美元转移到了香港。日后证明,这一举动对曹氏家族在海外立足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夕,曹氏家族成员相继赴港。为避免坐吃山空,曹文锦成立了大南轮船公司。1966年他又创办万邦航运公司。

在以香港为大本营开拓航运时,曹文锦也在东南亚发展其他业务。他在马来西亚成立了纺织厂,开始了另外一项创业。二三十年后,他在当地拥有三家公司,并且参与成立了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马来西亚造船厂等大企业。不仅如此,他还与好朋友、另一位著名华人企业家郭鹤年一道,各捐资25万元创立海事学校,培养航运人才。曹文锦和马来西亚的政界关系良好,获得过“丹斯里”的荣誉称号。

 

打破常规,接班家族企业

在香港站稳脚后,曹文锦先后育有四个子女,长子曹慰祖,长女曹慰萱,次子曹慰德,次女曹慰亲。因为曹文锦忙于创业,子女在中学时代就被送往美国、加拿大上学,接受了美式教育。曹文锦后来相当内疚,认为如此早送孩子出国“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使他们完全没有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长子曹慰祖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追随贝聿铭,做了建筑设计师,北京的香山饭店、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都出自他的手。后来,他独自创业,在纽约成立TsAO & McKOWN建筑设计事务所。如今,他已是知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曹慰萱和曹慰亲也都没有参与万邦业务。曹慰萱在美国当儿科医生,当她的祖母拿出多年股票投资资金成立“曹氏基金会”后,她回到新加坡执掌这个家族基金会。曹慰亲先是在一家银行工作,后来回归家庭。

这三兄妹对家族企业并无多大兴趣,曹文锦也认为,自己的二儿子天生对发展企业有兴趣。于是,家族企业的传承和接班落在了曹慰德的身上。

 1957年出生于的曹慰德身材魁伟,卷发,戴一副眼镜,有着一股子艺术家的范儿。他在北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拿大读的中学,美国读的大学。  

20岁,曹慰德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进入万邦航运,曹文锦对他的要求很严格,让他加入公司时,从工程部见习生做起,先去熟记每艘船只的结构资料,一年后再轮流到各个部门去观摩学习。当时的曹慰德很调皮,喜欢在公司里问这问那,并不太受大家欢迎。

——小试牛刀

21岁时,曹慰德开口向父亲借300万美元,去泰国做棕榈油生意。曹文锦起初并没同意,最后还是他的助手劝说,方才借钱给儿子。但让父子俩都没有想到的是,单枪匹马的曹慰德,经一番打拼,竟在数年之内用300万美元赚回2500万美元。

1986年,泰国政府的国际船务公司面临破产危险,泰国财政部的一位司长邀请曹文锦接手,挽大厦于既倒。曹文锦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当时在泰国的曹慰德。几年后,年纪轻轻的曹慰德将这家公司扭亏为盈,私有化之后,在泰国曼谷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他的个人财富再次飙升,从2500万美元增加到2亿美元。

  随着曹文锦的年岁越来越大,接班的问题愈显突出,他让曹慰德回到万邦,并推动公司内部改革。对于接班,曹慰德跟父亲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

  这段时期,曹慰德称之为“一个饭碗,两双筷子”,这让下面人很难做事。为了避免父子冲突,曹慰德的对策是“挑战事实,不挑战权威”。他先是按照父亲的意愿做事,多次行不通之后,父亲不得不由儿子自己主张。“两次不通,他不好意思了,他问我,你说怎么做?”曹慰德说,“过一段时间,如果我的能力强,当然是传给我。因为开会的时候其他人都听着,你说这样做,没有做通;你儿子说那样做,做通了。”渐渐地,曹文锦也逐步认可了儿子的经营管理才能。

——另类的接班,买下家族企业

曹慰德在接班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家族那样直接从父辈那里继承财产权和领导权。“我一直跟父亲强调说,钱是可以分的,但企业不能分,因为要对很多人负责任,我可以把你的企业买过来,你把钱分给我的兄弟姐妹。”此时,万邦航运市值在3亿美元左右,而曹慰德已有2亿美元的资产。于是,他向银行贷款,又向父亲借了一部分钱,终将万邦航运买下。

1994年,在担任万邦航运执行董事五年之后,曹慰德正式接替70岁的父亲,出任董事长。接班后,他把企业总部搬到了新加坡,将万邦航运重组为万邦集团,通过多元化经营,万邦集团逐渐发展为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

2000年后,曹氏企业重返大陆,曹慰德瞄准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万邦的大陆业务得以迅速发展。现在,万邦聚焦三大领域,分别是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工业包括船运、船厂、海运投资、物流、离岸工程、采矿矿产、天然能源及贸易等,投资主要集中于采矿与矿物、石油与天然气、可再生资源与种植园等核心业务。在中国大陆,他在上海和苏州均开发了房地产,在青岛开发了万邦中心、铁矿石码头,在都江堰投资旅游度假区,在大连则开发港口、房地产等。

身为曹氏家族第四代,曹慰德的能力得到家族的一致好评。他的姐姐曹慰萱说,曹慰德把企业做得很好,她以此为豪。曹文锦更是表示,“他是我万邦集团公司最适合、也是最得力的接班人。

 

富过三代之后,传承的应该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接班之前,曹慰德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要接班?为什么要继续做家族企业?因为他已经很有钱了,而接班家族企业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在家族企业的世世代代中,他应把家族企业带向哪里?同时,他又看到各国发展的诸多问题,一时让他无解。他希望边做家族企业边解决因商业而引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问题。

  就在接班的1994年,曹慰德在新加坡捐资成立非营利组织“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主要目的是研究现代性与可持续发展。该中心的宗旨是:至诚为本,整体依存,主动调整,动态平衡,和谐创造。

  35岁时,已是万邦航运执行董事的曹慰德,开始系统研究管理学。遍翻中外管理书籍后,唯有中国一本古老的《尚书》,让他痴迷不已。“在《尚书》里,现在管理学的内容它都有;现在管理学没有的东西,它更有。”曹慰德说。他的中文基础并不扎实,为了更好领悟《尚书》的精髓,他找出英文版、中文白话文版和中文文言文版,对照着学习研究,自此对中国的儒释道产生了浓厚兴趣。

  曹慰德以中国的“阴阳观”分析,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阳盛阴虚,需要补阴,即重视精神层面的境界,从而发展出一套新资本主义,也就是他现在提出并积极倡导的觉悟的资本主义。

  前年,曹慰德又捐资2500万元,和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合作,成立“东西方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我们是研究将来,大部分学校是研究过去。”曹慰德强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看好当下中国的文化现状。“现在,我在中国很难找到中国文化,我能够找到中国人谈中国文化,却很少找到中国人活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伟大,只是我们没有去用。”刚刚成立的东西方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其成员并非由清华大学的教师组成,而是将汇聚全球研究中西文化的学者,为中国的现代性寻找可行性的出路。目前的一大课题是“21世纪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最近,曹慰德正在向民政部申请注册曹氏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主要业务包括三块,一个是继续支持清华大学“东西方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一个是资助恢复阿坝州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探索老年人养老模式;一个是支持社会影响力投资机构“浩盈投资”投资社会企业。

  在资助研究觉悟的资本主义和觉悟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曹慰德表现出足够的境界。他没有中国大陆第一代企业家的高高在上,也没有第二代企业家的飞扬跋扈,他把姿态放得和平常人一样。言谈间,有着丰富的表情和手语,不会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身家几百亿的富豪,而仅仅是一个视野开阔的、有活力的学者。

他也像个思想家和布道者,滔滔不绝地谈论资本主义、经济转型、精神文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最新提出的思想是“觉悟的资本主义”,目前正在写一部这个主题的书。他喜欢读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他也喜欢读《大学》《心经》和《道德经》,每一本都读了多遍。他的朋友既有研究量子物理学的科学家,也有儒释道三界的名家,例如新儒家代表杜维明。

  曹慰德说,富过三代之后,他的关注点不再是财富,而是意义和文化的传承。“打破‘富不过三代’之魔咒后,就知道传承并不是传承企业,也不是传承家族,而是传承人类文化精华。家族企业的传承,不是交给一个人的问题,它是一个过程,包括传承世界观的进化、文化的进化、组织的进化、人才的进化,这样才能联系的更好。家族企业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可以持续的”。


来源:中国慈善家等  善达网综合整理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