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13-11
郑卫宁:为小伙伴们打开通向外界的窗

“慈善公益的路,不是掌声和鲜花铺就的,他跟所有的工作一样,充满了坚信、困苦和一次次艰难的体验,所以说公益对于不甘于平庸鄙俗的人,是一种每日的战斗!”

郑卫宁,应该是一个中国版的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或者海伦·凯勒(Helen Keller)。这种人,有种战斗精神,经历了常人通常不会有的磨难,没有被打倒,反而站起来帮更多的人打开生活的一扇窗!

最近揭晓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郑卫宁获得感动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用行动帮助了千千万万贫困残疾人重树生活的自信和信念,在他创立的残友集团中,有超过3000名残疾人就业。

他所有的经历,正在做着的事,不管是对于人生的激励,还是帮助万千残疾人小伙伴重树生活自信,都能轻易感动大众,传递正能量……
未被折断的生命

郑卫宁自小就知道自己的不同。出生在军人之家,但也是一个有着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舅舅和外公都患血友病,没活过47岁就过世。由于这种遗传病传男不传女的独特规律,郑卫宁也不幸成为血友病患者。“我妈给我喂奶,我喝着喝着突然满口鲜血,她就知道,这又是一个血友病孩子。”

很多人的第一步都是从一岁左右,无数次的摔倒开始的,郑卫宁的第一步却迟到了13年。“因为患血友病,我从小就被告知不能摔跤、不能磕磕碰碰,也丧失了学走路的机会。”13岁之前,郑卫宁只能坐地爬行。因为行动不便,他失去上学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学习机会。当他长到读书的年龄时,他便捡起哥哥姐姐的旧课本来翻,自己跟自己玩猜字的游戏,等哥哥姐姐放学回来再跟他们核对。就这样,没有上过一天学的郑卫宁,学会了阅读。

而后的文革十年,则让郑卫宁彻底失去了步入校门的机会,并变成了残疾人。文革期间,郑卫宁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发病了只能躺在床上流血,看着关节肿得比脑袋还大,直到它自己停止。没有药吃,没有血输。”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皱纹慢慢爬上郑卫宁的皮肤,他的双腿也开始萎缩,最后残疾。
郑卫宁所患的甲型血友病又叫第Ⅷ因子缺乏症,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上这种病,就意味着一生几乎都要在不幸中度过:全身缓慢持续渗血,出血部位极为广泛,常常反复发生,形成血肿、导致关节变形,一般患者的死因多为颅内出血。

90年代初,父亲去世,母亲为了让郑卫宁在发病时能安全输血,便迁居到了深圳。为摆脱内心的寂寞和空虚,郑卫宁不停读书,上电大,学完中文后继续学法律、学企业管理,但不断的学习仍难以找到出路,“那段时间我几度抑郁,三次试图自杀。”
战斗从磨难开始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互联网就是属于残疾人看向外界的窗户。”90年代末,网络在国内逐渐兴起。1997年诺基亚公司负责人的一次演讲将郑卫宁带入了互联网的世界。“没有互联网,人在知识的海洋漂泊;有了互联网,人在知识的海洋畅游。”从此,郑卫宁被互联网深深吸引。

从他这里开始,互联网变成了残疾人的腿、眼睛、甚至翅膀,让一个残疾的身体也可以御风飞翔。

1997年,郑卫宁找到另外四位残疾朋友,使用一台电脑,在深圳创办“残友”。血友病、半身瘫痪、肌肉萎缩、侏儒、脊椎重残又如何?他们有健全的大脑,他们甚至比常人更为专注,“这是上帝赐予残疾人的礼物。

事实证明郑卫宁的选择是对的,5位残疾人的联合,开启了一个集团的历史,也打开了无数残疾人新的生活篇章。

这家以软件开发制作起家的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是意志坚毅之人,在通往美好世界的路上,他们愿意付出比正常人多几倍、几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的努力。

“从书籍中获取的养分深深地滋养着我,也激励着千百万个如我一样身患残疾的朋友们,一路坎坷,一路高歌,一步步去超越自我,实现梦想。”郑卫宁如是说。
寻找生命的支点

1999年夏天,母亲因病撒手人寰。尽管母亲给他留下了一个套房,一辆车和差不多30万元的存款,但母亲的去世仍使郑卫宁身心受到致命的重创,他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里。在亲人的安慰和开导下,他才慢慢从悲痛中冷静下来,重新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支点,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对于身患重症血友病的郑卫宁来说,他生命的支点在哪里呢?况且家族中得他这种病的都没有活过50岁的,那年他已经四十四岁了,这个时候才开始寻找生命的支点,是不是太晚了?

深圳的夏天是炎热的,郑卫宁站在阳台上,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看着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回想着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他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活法”,裸捐父母留给自己输血保命的微薄积蓄,做网站。

如果你是一个健全人,或是一个有钱人,这是一种时髦;如果你是郑卫宁,你就会知道这个决定的分量。母亲留给他的那些钱是用来救命的,把它投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站,等于拿自己的生命来透支。
但是,就像当年一样,郑卫宁倔强地对自己说:试一试。

1999年8月,郑卫宁在家中成立了“深圳市残疾人电脑网络兴趣小组”,他请了一个老师,边学边干,一个月后,兴趣小组发展成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

这是一个以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性网站。既有有关政策法规的介绍,也有包含残疾人生活、交友、学习、就业的桥梁,由于内容全面、及时、服务性强,形式又活泼,所以网站发展得很快,成立一年就在全球残疾人福利网站中创下点击率最高的记录。成立至今,获得的国内国际奖项及荣誉不尽其数,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残障人士走入了网络生活,特别是以前所未有的勇气进驻高交会,更是翻开了弱势群体使用高科技的崭新一页。

2009年11月,郑卫宁为保证残友和谐科技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将其在残友集团的90%个人股份和各分公司51%的个人股份、以及“残友”和“郑卫宁”的驰名商标品牌价值等,通过律师公证全部捐赠,成立了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郑卫宁这一做法实现了让基金会控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东和“老板”,实现企业收益通过基金会决策,为残疾人员工提供生活的长期服务和保障。

对于这一切,正如郑卫宁所说,“即使没有完美的身体,也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灵魂!人生本是因为缺憾而美丽的。我的眼泪,有时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我的微笑,有时候是一种没说出口的伤痛!残疾没让我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重病告诫我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奉献给现在。”
拥有完美灵魂

郑卫宁,一生靠输血维持生命,必须用吗啡抵御剧痛,死神如影随形,却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并帮助了大批残疾小伙伴们。他先后创立包含34家分公司、3000名残疾人就业的“残友集团”,创立“残友慈善基金会”、11家社会组织。把往日他人认为有生理缺陷的残疾人变成了网络特殊岗位上最大的竞争优势,帮助残疾人重拾生活自信,融入社会。

郑卫宁自认是幸运的:当我散尽家产,引领网站残友去抗争时,却搭上了新经济时代的头班车,实现了我“越是残疾,越要美丽”的理想!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郑卫宁真正做到了。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