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霖:艺术遇见公益
标签:
公益人物  
李厚霖:艺术遇见公益
提要
“公益艺术的概念,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生活理念及互动方式。因为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它本来就具有公益性,它是一个可以令公众受益、提升生活美的感受的东西。”李厚霖说。

2019年的最后一天,记者匆匆赶到位于东四环附近的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采访HIERSUN(恒信)钻石机构创始人、董事长,I Do基金会创始人李厚霖,了解这位有“中国钻石珠宝大王”之誉企业家的慈善故事。

不久前,I Do高调亮相画廊周北京2020新闻发布会,宣布品牌将于2020年与画廊周北京开启艺术战略合作,携手设立“I Do公益艺术版块”,通过“公益+艺术”的实验性融合,探索中国当代艺术与公益事业的跨界创融。

I Do品牌一直重视艺术,公益也是公司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将两者结合,以艺术的形式来开展公益项目,实现公益梦想,就成为I Do基金未来发展的基因。

早在2006年,李厚霖就开始去西藏做慈善,但并不成系统,零零散散,他也不觉得那就是做公益,“就是凭借性本善和热情。”但就是坚持着。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是李厚霖出资2000万元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成立I Do基金,才开始有系统的做公益。基金旨在地震中因受灾而需要救助的孤残儿童及家园重建,“对于孩子,在这一波救助浪潮和地震风暴过去之后,他们需要面对未来很长的人生。他们需要我们。”李厚霖说。

李厚霖是一名佛教徒,自2007年起开始转岗仁波齐神山,并于2014年出版《转山八年》一书,他在书中称,“转山,就是炼心。”

“做慈善也是如此。”李厚霖说,做公益并不容易,需要理性和专业,但更要保持热情和实心,在这种坚持中,收获的是智慧和力量。

后来,I Do基金根据现实需求,提出了“公益艺术”的新概念,并先后通过开展“艺术点亮梦想”、西藏特殊儿童教育公益画展等项目,不断发掘艺术的公益属性,实现公益帮扶模式的升级。

“公益艺术的概念,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生活理念及互动方式。因为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它本来就具有公益性,它是一个可以令公众受益、提升生活美的感受的东西。”李厚霖说。

晚上6时左右,李厚霖出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因为感冒姗姗来迟,但脸上并未看出有疲倦之色,他随意地穿着长T恤,先后与我们握手打招呼,爽朗,随和。他的嗓音有点沙哑,但不乏激情,宗教、艺术与公益,听他娓娓道来,仿佛有种奇妙的力量,让人忘了这是个采访,而更像是和朋友坐下来聊天。

“热情和初心是最大的价值驱动力”

善达网:从捐钱救灾开始陆陆续续做一些慈善,到系统性的关注教育、特殊儿童救助等领域,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和思考?

李厚霖:我的公益之路,是源于我佛教的信仰,最初就是放生、捐款等很小的事儿,也不觉得那就是在做公益,完全是凭借性本善和一股热情。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才意识到公益这件事需要系统地去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善达网:于是,你就发起成立了I Do公益基金。

李厚霖:当时成立时叫“I Do儿童基金”,是2008年5月15日在中华慈善总会下面成立的一个专项基金,我捐了2000万元,主要是救助四川地震中因受灾而需要救助的孤残儿童及家园重建,以及为其它地区因贫困或灾难而需要救助的儿童。成立这个基金,算是我多年对公益热情的积累吧,而且当时我也有经济能力。对于孩子,在这一波救助浪潮和地震风暴过去之后,他们需要面对未来很长的人生。他们需要我们。2012年3月,中华慈善总会“I Do儿童基金”更名为“I Do基金”。

善达网:您是企业家,公益则是很专业的一件事,如何保证公益的专业性? 

李厚霖:我做这件事情,最初还是靠热情和冲动。但我们成立在中华慈善总会下面后,成了科班出身,不再是野路子,(慈善总会)一步步辅导我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金运作的专业性。不是所有的公益都就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有些公益做了之后会适得其反。

在基金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公益单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回归理性,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性。但是,理性和专业性不是结果,而是实现初心的工具和手段。热情和初心才是最大的价值驱动力。所以,十余年来,我们做公益逐渐回归理性,建规立制,时刻不忘初心,保持最好的状态和热情。

善达网:这种理性和专业也体现在项目上,我在参观上个月举办的“I Do用艺术点亮梦想”西藏特殊儿童艺术作品公益展时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李厚霖:那次展览是为来自西藏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24名特殊儿童打造的专属展览,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平台和模式,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进来,模式可以复制到更多项目,帮助更多儿童拓展梦想。这个展览也是我们“公益艺术”理念的一次亮相,这样的活动未来还将持续开展,邀请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真正打通公益和艺术的壁垒,让艺术赋能公益和受助对象。

善达网:用艺术的方式创造性的解决公益领域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方向。这种创新性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李厚霖:最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藏族儿童的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变化,他们的需要是再往上一层的事情,这也是对I Do基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艺术一直是I Do品牌的重要部分,我们就考虑,特殊儿童虽然也接受了教育,但未来的生活还是很现实的,可能要回去放牧。我们就希望发挥优势,在这些孩子身上、在公益艺术上做些探索。现在看来,这种探索还是比较成功的。西藏的历史底蕴深厚,在文明的传承上很多文章可做,会有很大的空间。

事实上,这12年来,我们通过“艺术点亮梦想”、“西藏特殊儿童教育公益画展”等项目,实现了公益帮扶模式的升级,也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公益3.0时代。

“做慈善也是‘炼心’”

善达网:其中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厚霖: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用心做事”,这也是我个人的做事风格,或者说是“精神洁癖”吧。事情不做则已,做我就希望把它做到极致。做公益不是我生命中多大的一个梦想,也不是必修的功课。所以我始终没有把它看作压力,就是凭着热情,凭着对孩子们生活和生命的关切去做。

其实,我们也没想把I Do基金做得多大,否则每天想着如何募集资金,压力太大了。公益是做不完的。我的要求和目标是,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儿,但一定要用心,保持最初的热情,而且要相对理性和专业。

善达网:与个人慈善不同,公益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和资源参与进来。

李厚霖:是的。单打独斗能做的事儿是很有限的,只有上升到组织的层面,通过基金或基金会的方式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而成为一个系统,才能由“几加几”的加法,变成乘法,变成无穷大的效果,所发挥的价值也更持久,辐射的范围也更广。

善达网:看过你写的那本《转山八年》,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说,“转山,其实就是炼心”。做公益也是在“炼心”吗?

李厚霖:我皈依佛教,就会按佛教徒的规矩要求自己,相信因果、轮回和无常。《转山八年》2014年出版的,现在看写得有点早了,如果现在来写可能会更成熟。但我也不后悔(之前写),如果现在让我写,可能就没有当初的热情了。我是从2006年开始转山的,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转山)已成为我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了,我享受这个过程。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转山旨在炼心,过程虽艰难,却从中收获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这种坚持不但体现在我做企业中,人生中也常常会遇到艰难险阻和毁誉参半,只有坚持、忍耐,相信自己能做到,才真能做到。做慈善也是如此,需要用心,需要付出,其实也是一种“炼心”,炼的是初心,是投入的热情。

善达网:您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商业的成功肯定是令人开心和兴奋的。我相信您身体力行的做公益也会发自内心的高兴。这两种感受有何不同?

李厚霖:做企业更像是一场战斗,战斗之后的胜利会让你特别有成就感,所谓“商场如战场”。而做慈善需要的是温情,感受是美好的,付出的越多,这种感受就会越强烈。

做企业更享受其结果,过程往往是很残酷的。而做公益的过程是特别值得让人回味的,感受到的是宁静和喜悦。

善达网:企业家和慈善家两个身份,您更喜欢哪一个?

李厚霖:都不重要,真的都不重要。这样说好像我的境界多高似的,但我真不care这件事。能挣多少钱,I Do能否成为一个百年品牌,未来会走向哪里,结果怎样,都不是我真正的动力。把该做的事情用心做得更好,是我唯一的动力,也是我现在每天继续努力、继续创新,带着团队往前冲的原因。做公益也是这样,慈善已经成为我骨子里的DNA了,我要么不做,要么就希望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作者:马广志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