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孙救猫”惹争议,心大式监护,如何杜绝?
标签:
资讯  
“吊孙救猫”惹争议,心大式监护,如何杜绝?
提要
1月6日,一段“老人用绳吊孙子下楼救猫”的视频引发关注。网友评说:“虽然我也很喜欢猫,但这种方法真的不可取。孩子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万幸的是没有发生意外。”但也有网友说:“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适当冒冒险也不是啥坏事。现在的男孩缺少阳刚之气。”

1月6日,一段“老人用绳吊孙子下楼救猫”的视频引发关注。原来,事发前老人的猫被困在了四楼阳台,结果老人竟把男童用绳子吊着悬空去救猫。对此,辖区居委会回应称,老人与男童系祖孙,两人均平安,已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1月7日观察者网)

“吊孙救猫”,或许在老人看来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危险的操作。由于孩子是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并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即便是孩子自愿救猫,相关监护人也有违法的嫌疑,因为孩子不具备险责自负的能力。

同样的,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老人作为监护人,负有安全保护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但要求监护人在孩子面临危险时,去及时救助、帮助并提供庇护,更包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以预见的风险。“吊孙救猫”显然是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的,是一种放任风险、鼓励犯险的行为,属于不正确履行监护责任的做法。

对于家庭未成年人监护中的类似现象,往往归为“心大”,止于道德批评。事实上,类似现象用“心大”来概括,混淆了监护责任与方式失当的界线,模糊了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底线,以至于因“心大”导致的未成年人伤害时有发生,如将未成年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车里,发生孩子坠楼、触电、中暑等伤亡事故。

家庭监护中的未成年人安全保护不完全是家务事,需要设置清晰的尺度,为未成年人的监护列出明确的“负面清单”,来规范家庭监护行为。这也是很多国家对未成年人监护的法律规定,例如不得将低龄未成年人单独留在家中等等。类似的规定,国内一些地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配套措施也有涉及,但比较零散。

“吊孙救猫”这种操作,成年人作为职业服务都有严格的限制与保护,更何况是未成年人。这种行为具有可以预见的风险,应当属于监护责任中被禁止的行为。需要强调的是,不能靠风险产生后果来反省,否则只会是悔之晚矣,于事无补。

杜绝“心大式监护”,需要通过完善立法,需要细化监护人的责任设计,用法规的形式教会监护人如何来照看孩子。建立监护人监护责任与行为的规范,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装上法治的“警示灯”。 ---木须虫

网友评说

@编书匠——小时候全家上街,没人带钥匙,我爸把墙挖了一个洞,把妹妹给塞进漆黑的屋子去拿钥匙,最后那个洞做成了一个窗户。有时候,只是大人心大而已。

@柳暗花明在何时——好糊涂的老人,怜惜一只猫的生命,却怱视了孙子的安全。

@不想长大的猪——虽然我也很喜欢猫,但这种方法真的不可取。孩子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万幸的是没有发生意外。

@7193702656622——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适当冒冒险也不是啥坏事。现在的男孩缺少阳刚之气。

相关评论

不苛责,但也别心存侥幸

这事儿显然是很危险的。就如网友在评论区提醒大家“男孩绑绳从5楼降下取钥匙绳断坠亡”等类似事件,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听着很玄乎,看着也惊心,特别是在嘈杂的同期声里围观者或惊叹或指责的衬托下。万幸,此次无任何意外,人猫平安。只是这几位大人,要面对网络舆论的激烈指责,比如“猫是亲生的,娃不如猫”。当然,你知道这是玩笑。虽是隔代教育,但老人对孙子的爱,相比隔着屏幕的网友,肯定只多不少。

这不是那种主观或无意识虐童,比如有亲爹亲妈气头上将孩子放在窗边甚至窗外进行责罚,更别说更过分的暴力打骂了。“吊孙救猫”若无现场视频,其实不过是网络征集“硬核养娃”时,各种被亲爹亲妈“奇虐”而意外茁壮幸存的网友,“自嘲自黑”贡献的儿时趣闻、奇葩谈资罢了。

无论是救猫还是取钥匙,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将心比心,老人或许“心大”,但却不忍苛责。当然,也要再次明确,绳降是特种作业,少儿不宜。这次不苛责,但谁也别侥幸。(燕赵都市报)

来源: 来源:河北新闻网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