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慈善组织要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式
标签:
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慈善组织要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式
提要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继续推进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吸纳更多乐于做慈善、善于做慈善的社会人才到慈善组织,并建立慈善信用制度,把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引导更多人参与慈善活动,推动慈善事业良性发展。

蒋胜男代表指出,公信力建设一方面靠慈善组织自我监督,另一方面靠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帮助慈善组织重塑公信力。第三方评估机构是独立于政府部门及慈善组织之外的,其通过自身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能够对慈善组织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运行效率及信誉水平等进行客观评估。尤其针对一些慈善组织只“对上负责”却忽略了“对下负责”的情况,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年可以对慈善组织的信用等级和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一方面可以监督组织的运作,另一方面可以在行业内形成良性竞争,既有利于慈善组织发展,又能提升慈善行业公信力。

蒋胜男代表指出,慈善组织要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式,必须做到三个“转向”。一是从封闭转向合作。慈善组织应该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慈善活动的受关注度,并实时公开捐款数据,跟踪善款去向及用途,运用区块链技术,将对物资的需求、供给、运输等环节信息进行审核,在技术层面实现公益慈善项目物资资金公开透明、可溯源、不可篡改。二是从定期公开转向动态公开。传统信息公开方式频次较低,不能及时有效回应公众质疑,慈善组织应加强声誉管理,及时响应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将信息披露和舆情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三是从注重结果公开转向强调过程透明。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慈善项目,公众不仅想了解项目运行结果,也关心善款募集、发放、运用等各个环节的情况,这些都与受益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于过程的披露更能彰显慈善理念,更能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蒋胜男代表表示,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慈善需求对慈善组织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慈善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一方面是慈善组织机构自身专业化程度不足,内部管理、外部监督、信息披露、绩效评估等机制缺失;另一方面是慈善组织人力资源专业化程度不足,工作人员整体缺乏经验。所以说,无论是慈善组织人员素质的提升速度,还是组织管理的发展速度,都无法满足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遇到突发事件,难免出现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提升专业化程度方面,建议慈善组织与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向他们学习物资调配和信息披露的经验,将慈善事业和市场化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在互利之中实现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继续推进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吸纳更多乐于做慈善、善于做慈善的社会人才到慈善组织,并建立慈善信用制度,把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引导更多人参与慈善活动,推动慈善事业良性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报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