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王兆寅老人传记
标签:
百岁老人传奇 人物  
戎马一生——王兆寅老人传记
提要
1925年,王兆寅出生在商水县城关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老人戎马半生,辛劳一生,不屈不挠的精神早已刻在了骨子里。党和国家的慰问,一枚枚勋章的补发,老人意识到党和国家需要他,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要传承红军的精神。

导语:2019年,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招募学生志愿者深入采访并撰写了100名老人的100篇传记。这些老人出生于1919年前后,平均年龄100岁,来自中国不同地域、行业和民族。他们经历了中华民族从满目疮痍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他们是祖国从苦难到辉煌的见证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亲历者。

为传承时代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善达网将从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主编的《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选取10篇关于10个老人的文章,希望这些老人的经历可以给予读者力量。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一篇,主人公是95岁老兵王兆寅。

戎马一生——王兆寅老人传记

郭靖一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7级

人物生平:王兆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5年11月出生,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商水县城关乡王道平村人,1942年加人国民革命军胡宗南1军167。后加入八路军彭德怀部1纵队358旅。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灵宝山战役、南阳战斗等。解放战争时期,曾参加喻林战斗、西宁战斗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协助炮八师四六团九连指挥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到沈阳炮校学习一年多,后到商丘驻军。1955年在鄢陵武装部工作,后调往商水县武装部工作,1982年离休。

3改.jpg

一、初见

枝繁叶茂,碧绿欲滴,一杆杆翠竹直直地冲破天际,随着这片翠绿转了几个弯,一排低矮的平房撞进了我的眼帘。高楼大厦包围间的红瓦房着实有些突兀,同竹子一起固执地扎根在这片土地,见证着日月地交替。

王兆寅老人是在球场见到的,一个小小的空空的足球场,老人独自在那兜着圈儿,他不爱拄拐杖但很喜欢足球,于是拿着拐杖时总来击球、进球。老人很高,难免有些驼背,但每当用拐杖击球时,彷佛重新站了一个标准的军姿,进球时又神似端起那支放不下枪杆。

大片大片的乌云黑压压开来了,夏日的暴雨如战神一般,大地被笼罩在阴沉之下,号角响起了,这是战斗前的预兆,电闪雷鸣,一道亮光划开了天际,老人又“踢“了一个球,狂风也呐喊起来,吹开窗户,吹动树梢,也吹快了足球,战斗终于开始了,老人大步跨向前方,拐杖与足球的碰撞声,树叶与枝干的交互声,在哗啦啦的雨帘下,唱响了高昂的交响曲,奏出了老人波澜的一生。

二、英雄出少年

1925年,王兆寅出生在商水县城关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勤快,母亲手巧,家里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过了温饱线。为人父母望子成龙,八岁那年,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父母也毅然将身为长子的他送进了私塾。《孟子》《论语》教会了八岁的王兆寅“仁“和”孝“,只上了一年私塾,得知自己家里将再添一口饭的王兆寅,不忍父母辛劳,跑到地主家,接下了放牛的活计。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读过书的王兆寅知道国家需要他。

1938年,日军大举入侵中原。同年6月,鹿邑、太康、淮阳等县相继沦陷,日军铁蹄践踏区内大部分村镇,人民生命惨遭涂炭。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周口儿女愤起反抗,抗日怒火遍地燃烧有的自发组成抗日武装,开展轰轰的抗日游击战;有的加入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有的配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抗日烽火燎原豫东大地。

1938年太康县沦陷后,各阶层的思想动态非常复杂,有抗日的、有动摇的、有当汉奸的、有当顽匪的。他们打着抗日的旗号,成立了各种名目的地方武装。群众说当时是:“五里一队长,十里一司令。”抗战开始时,共产党的抗战力量比较小,而敌人的力量却比较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取得抗战胜利是非常困难的。中共太康县党组织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积极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提出抗日不分阶级、不分先后,团结抗日、共同对敌的口号。

当时张爱萍将军来到豫东一带,以鹿邑为基地,领导抗战工作,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农村各种抗日组织,如儿童团、妇救会、自卫团等。王兆寅义无反顾加入了儿童团,成为一名小小的通信员。常常跟着游击队装扮成讨饭的小孩,侦察敌情,传递情报。一次,王兆寅随游击队乔装打扮去侦察。王兆寅扮成小孩到日军控制区淮阳。淮阳有一户财主,女儿嫁给了日本人,这户人家仗着日本人的势力,在这一带耀武扬威。游击队决定会一会这个财主,敲打敲打他,煞一下他的威风。游击队员带着王兆寅径直走进这家客厅,财主正要赶他们出去,突然,黑洞洞的枪口顶住了财主的胸腔。游击队员压低声音说:“别动!我们是淮阳游击队。”那财主听罢,双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游击队一字一顿的警告财主,日本鬼子兔子尾巴长不了,要给自己留点后路,给女儿留条生路,做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那财主双手作揖,头点得像捣蒜,连连称是。游击队命令他不准为日本人做事,不准欺负百姓,要为抗日游击队捐些枪支、弹药。游击队告诉他送枪支、弹药的地点、时间。不久,那财主按要求,把枪支、弹药送到指定地点。以后,游击队要求他做的事情,基本上有求必应。王兆寅跟随抗日游击队,乔装打扮,侦察日本驻地地形和碉堡,为游击队打击日本鬼子提供准确和重要情报。

三、流血抗日

1942年,经历了六年战争摧残的中原,早已不复当年的肥沃,只余零星的枪响在寒夜中警示战争的惨烈。弟弟妹妹们一天天的长大,土地收成却一年不如一年,家里余粮已然见底,为了十斤粮食和省下一个人的粮食,17岁的王兆寅加入了国民革命军。

战争时期,不仅战斗很残酷,而且我军的后勤保障十分艰难,特别是战士的粮食供应极为艰难。王兆寅和他的战友们在行军打仗时吃饭问题始终是他们最难解决的一件事。当时,王兆寅和战友们的穿戴有“三破",即破袜子、破鞋、破军装,往往是冬无棉衣夏无单衣,吃饭经常是一天两顿或一天一顿,甚至是一天两天吃不上饭。如果是在根据地或群众基础好的地方,吃饭、住宿等保障还好点,尤其是转到敌占区作战,生活保障就极为困难了。

当抗日战争进人到1942年的最艰苦时期,他们吃饭等给养问题日益突出。为尽量不影响战斗力,保证抗日武装生存下去,部队就紧密联系地下党和地下情报人员,发动群众给部队捐送军粮等物资。虽然群众觉悟很高,军民关系也很好,但很多老百姓很穷,连自己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还是偷偷地通过地下交通网向部队送干粮。当在山东,老百姓最好的主食就是高粱面窝窝头,他们自己舍不得吃,尽量把高粱面窝窝头送给部队。王兆寅和战友们一、两天只能领到一两个干窝窝头。由于行军打仗很紧张,连水也喝不上,根本别说每顿饭吃菜了,最好的时候是在农村或集市上买点醋,窝窝头蘸着醋吃。时间一久,战士们就大便干结,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痛苦。就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王兆寅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十分感激老百姓的恩情,更加坚定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一个个胜利。

刚刚入伍的他主动加入侦察队,这对于王兆寅来说即使最为熟悉的任务,当然也是最为危险的任务。他还记得入伍第二年的一天,王兆寅和所在班的10多个战友外出执行任务,在淮阳县南部一个地方同一批日伪军不期而遇,随即战斗打响。日伪军凭借人多、武器精良,展开了对王兆寅他们的疯狂围攻,妄图一举消灭他们。王兆寅和战友们英勇顽强,沉着还击,借助树木、庄稼、沟坎作掩护,打退了敌人数次轮番进攻。激烈战斗持续半个多小时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他们10多个人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几个人。情况越来越危险,加之外无力量支援,为了保存最后一点实力,王兆寅他们决定撤退。几个人形成战斗队形,交叉掩护着后撤。凶残的敌人紧追不放,疯狂地扫射,子弹像雨点般嗖嗖地从头顶、身旁飞过。撤退途中,突然王兆寅的右胳膊肘被打中了一枪,因为敌人的子弹是炸子,倾刻间伤口处血流如注。战友们一看,立即停下来,迅速还击顶住敌人的追击,另一个战友立刻给他进行了简单包扎。情况越来越糟,他们边还击边撤退,还一边商议怎么办。最后,几个人决定分开,分散敌人的追击力量,各自向不同的方向撤退。由于王兆寅受伤,撤退的速度慢,那位给他包扎的战友就一直陪着他一块后撤。王兆寅忍着巨痛,咬牙拼力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因连续作战和受伤失血,王兆寅的身体很虚弱,已经走不动了。经过观察,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一片坟地,这位战友就决定把他隐藏到坟地里。在战友的搀扶下,他们到坟地后,为了避人耳目,不被发现,战友就造了一个假坟头,里边留下一点空间,把他隐藏在了假坟里。

一切弄停当后,战友就对他说,准备离开给他弄药和食物,把伤养好。临走时他们还商议,为了安全,他们之间实行单线联系。受伤的王兆寅忍受着伤痛,一声不吭地躺在假坟里,每天由战友偷偷地给他送药送饭,等待着早日伤愈归队。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天后,突然,有一天王兆寅从天明等到深夜也不见战友过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刻充满了他的头脑,但由于伤势严重不能动,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只能等下去。一天,二天,三天,一直到第七天了,战友还是未出现,他已奄奄一息,认为自己这次要“交待"了。正在这危急时刻,他的战友又突然出现了,给他带来了救命的药和食物。他一问才得知,原来是这位战友外出弄药和食物时,不小心被敌人给抓了,敌人拷问他,他坚决不承认是游击队员,敌人一连拷打关押了他七天,最后敌人从他口中没有得到什么信息,也找不到什么证据,就不得不把他放了。放出来的第一时间,他首先想到的是受伤的王兆寅,不顾伤痛,弄了药和食物立刻给他送来了。在战友的关切照料下,躺在假坟里的王兆寅身体逐渐恢复,伤口也开始愈合,在这片荒凉的坟堆里,王兆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经过一段休养,在能够行动后,他们二人逃出了坟地,踏上归队的征程,重新投人了新的战斗。

当时,地方游击队的生活条件和战斗环境十分艰苦,他们经常吃不到食物,连几天挨饿是平常事。但他们凭着一腔抗战热血,与敌展开殊死斗争。1944年4月的一天,王兆寅率游击队在淮阳县城与敌人先头部队遭遇,但敌人的大部队迅速跟进过来,而王兆寅率领的游击队只有十几名队员,于是他们便边打边撤退,并迅速钻进了黄水洼的芦苇荡内。敌人很快封锁了芦苇荡,并不停地向芦苇荡内扫射。芦苇荡内水深苇茂,敌人不敢贸然深人,于是就驻扎在附近,对芦苇荡内的游击队实施继续封锁。游击队只好撤往芦苇荡深处躲避敌人,并在荡内湿地宿营。一连几日敌人也没有撤退的迹象。芦苇荡内没有任何食物,队员们饥饿难耐时就挖芦苇根、采水萍颗(一种水生植物)充饥。到了夜里,队员们衣服单薄,被冻得瑟瑟发抖。几天后的一个深夜里,根据地的一位老大娘绕开敌人的封锁线,用漂在水上的木盆为队员们送来了野菜团子和炒面,并给游击队带来了情报,队员们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根据地的群众在日伪军烧、杀、抢政策下生活极其艰难,但他们宁愿自己少吃或不吃,也要冒险给游击队送食物。就这样,王兆寅率游击队员们以芦根、野萍、炒面、黄水为食物,坚守芦荡10多日,在人民群众帮助下,成功跳出日伪军包围圈和封锁线,并迅速重返战场。事后游击队员们用顺口溜总结说:

一仗打四县(淮县、太康、杞县、西华),

两日吃一餐。

日晒水虫来叮咬,

人夜衣单难耐寒。

炒面就着黄水咽,

芦根野萍充饥实。

军民合力勇杀敌,

打得日军心胆塞 

四、艰苦解放

 1945年,日本投降,举国欢庆,王兆寅满心想着家中的父母和已经定亲的爱人,期待着早日的团聚。但身处胡宗南部队的他,再次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当面对自己幼时所信仰的部队时,王兆寅满是心碎,他第一次发觉枪原来是扣不动扳机的,到达东北的第一晚,他便逃回家乡加入了彭德怀的部队。

老人谈到加入八路军时,第一次笑了,他说,“那时他幼儿时就萌生的想法,虽然当时第一反应是感到艰苦,但却凭着心中的那一团火坚持了下来”。

王兆寅刚参加八路军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春天时,战士们还能挖野菜充饥,冬天经常连野菜也没得吃。记得有一次,为使部队改善一下伙食,附近老乡送来了家里仅有的一点儿黄豆芽。因为菜少,十几个战士就围着一小碗水煮黄豆芽。班长看着大家吃,要求战士们每吃两口饼,才能吃一口菜,多吃一口菜,班长就要点名。王兆寅因为饿,无意中多吃了一口菜,被班长点了名,他当即就委屈得眼泪汪汪,再也没有夹一口菜吃。

饭后,王兆寅向班长作了检讨。他认识到,在解放战争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人民群众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一碗黄豆芽递给人民战士,我们没有理由为自己多吃一口或少吃一口而闹情绪。也正是这一小碗黄豆芽使他终身难忘。

当时军装不能正常供给,就给每人发几尺白粗布。王兆寅没有自己做过衣服,拿着白布发了愁。他见大伙用绿色植物把白布染成了绿色,也学着采摘一些绿树叶子,与白布放在一起用手揉搓,让绿树叶子的汁液浸染在白布上,白布就变成绿色的了。染好的布晾晒干以后,请裁缝帮助剪裁一番,就自己动手学着缝军装。刚开始捏不住针,针扎不准,免不了扎在手指上,手指流血了,他就用碎布条把手指缠一下,继续学着做。有时衣服片子缝错了,只好拆了重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衣服做好了。他穿上自己亲手缝的军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行军打仗都觉得格夕卜有精神。“炒面蛋子”当干粮那时吃的也很差,粮食不能正常供应。没东西吃怎么办呢?就吃野菜充饥。山野菜、嫩树叶子战士们都吃过。最令王兆寅老人记忆深刻的事是“炒面蛋子"一次,他们要准备行军的干粮。怎么才能把生面块做熟呢?一个战士急中生智,就在锅里放些砂子,等把砂子烧热了,再把生面块团捏成一个个小面蛋子放在锅里翻炒,慢慢地这些生面蛋就变成焦黄色,发出诱人的香味。炒熟的面蛋子放在嘴里尝尝,还挺好吃。战士们就把炒熟的面蛋子从砂子里拣出来,装进袋子带在身上,作为行军路上的干粮。

五、抗美援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优厚的回乡待遇,王兆寅仍然选择了留在部队保家卫国,他回忆道,“当时也没有多想,感觉自己想要继续当个兵。”平静的时光只维持了一年,三八线烽烟起,毛主席发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王兆寅再次迈入了战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作为久经沙场的老战士,王兆寅带着十多给年轻的志愿军一起迈入了鸭绿江。鸭绿江不好过,飞机炮弹轰轰响,这是王兆寅行军中最难的一次,联合军的武装力量远超之前所有的敌人,炮弹像雨点一样不住的下落,只能蒙着头向前冲。周围都是轰隆隆的响声,偶尔伴随着一声怒吼,王兆寅知道又有一个同伴要掉队了,“不能停,不能停”,这句话回荡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王兆寅记得清楚,队伍里最壮实的那个小伙子,只是停下来捡了个背包就再也看不见了。到山沟沟里集合时,王兆寅清楚地记着再也没有看到他……

到了朝鲜战场,王兆寅清楚的认识到敌我差距太大了,先进的炮车,充足的弹药,使得大家伤亡惨重。但朝鲜多山,志愿军们都在山里大,王兆寅充分发挥自己在游击队的经验,带领着队友们,夺机枪,炸炮车,并称“敌进我退,敌退我埋”的战术战斗了整整三年。

但是残局如何收场,敌人设下埋伏继续制造混乱怎么办?王兆寅作为老兵,又指挥过抗美援朝,他作为“维和部队”留下了。他觉得战友们不能白白牺牲,大家一起打下的和平,他要维护到底。

1955年,行军多年的王兆寅退居二线,复员进入武装部工作。

六、纸上春秋,与伟大时代同行

1999年,香港回归,老人说那是他后半辈子最高兴的时候。但正是在所有人都倒数着欢庆着21世纪的到来时,陪伴了老人一生的爱人离去了。那年的冬天特别难捱,少了老伴的陪伴,老人不再喝药酒,精神也慢慢低落下来。但上天好像并没有看到老人一生的辛劳,不幸的事接踵而至,老人的唯一的女儿也因为意外触电离去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使老人一蹶不振,一向硬朗的身体倒下了。

老人戎马半生,辛劳一生,不屈不挠的精神早已刻在了骨子里。党和国家的慰问,一枚枚勋章的补发,老人意识到党和国家需要他,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要传承红军的精神。经过多年的疗养,老人重振了精神,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老人笑着摆摆手,“哪里有什么养生,就是比别人多动动而已”。

“嘭”又一个进球,老人再一次挺直了腰板,仿佛再次回到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