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利州江菲:以“人”为核心的资助太少了
标签:
区域公益生态建设 观察  
辽宁利州江菲:以“人”为核心的资助太少了
提要
现在很多基金会的资助都集中在项目上,以人为核心、关注公益人才培养的资助太少了。如果未来没有机构愿意做公益人才的培养,那公益生态的未来是缺少希望的

古人讲“郡县治,则天下安”,说的是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前途命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每个地方的小生态建好了,整个公益生态才能好。区域公益生态的建设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价值,是公益的土壤。本期访谈嘉宾是沈阳市利州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利州公益”)主任江菲。她认为,现在很多基金会的资助都集中在项目上,以人为核心、关注公益人才培养的资助太少了。她担心,如果未来没有机构愿意做公益人才的培养,那公益生态的未来是缺少希望的。

马广志:利州公益的前身是利州社工,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地方枢纽机构的?

江菲:利州公益最早是一个在县域注册的草根组织,成立于2005年,主要做农村社区发展类的项目。2009年才到沈阳市,做城中村流动人口方向的项目,一直坚持在一线做服务。

2013年辽宁抚顺“816洪灾”时,我联系到了壹基金,当时正好他们也想在辽宁搭建救灾网络,利州公益就成了壹基金在辽宁的枢纽机构。

在此之前,我在香港理工大学社工专业读研究生时,和沈阳的相关专家开办了面向辽沈地区的公益沙龙,每月两次,主要是为草根组织做能力建设培训。后来在壹基金支持下,这个沙龙延续下来,共做了47期,还参与共建了“辽宁公益联盟”,逐渐地培育发展省内的公益伙伴。

2015年后,我们的每次沙龙和能力建设培训活动,都会有意识地邀请政府相关部门的人来参加,通过这样的政社对话,政府部门看到了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中起到的作用。2017年,作为沈阳市民政局首届公益创投项目的承办单位,应市政府需求,我们在沈阳注册了利州公益,来做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

马广志:一个草根组织的嬗变,其实也反映了我国政策对社会组织注册登记的一个放开过程。

江菲:是的。我是2005年从爱尔兰留学回国的,当时跟着杨静老师在辽宁西部的朝阳市喀左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做志愿服务项目,当时的政策是只能在县里注册。2009年我们想在沈阳市注册时,相关部门说没有相关政策,只能在区里注册。直到2015年,当政府与社会初步意识到社会组织的力量与作用时,我们在沈阳市皇姑区注册成立了第一家社会组织,2017年在沈阳市注册成立了第一家社会组织,当年还成立了其他38家社会组织,绝大部分都是辽沈地区的公益沙龙里培育出来的。

这之后,政府开始做公益创投和公益慈善类项目招投标。比如2019年,沈阳市公安局投入1亿多的资金支持禁毒工作社会化服务项目,这在我们辽宁也是数额比较大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了。

马广志:几年发展下来,当地的区域公益生态是怎样一种状态?

江菲:辽宁省的公益生态状况虽然薄弱,但基础还是不错的,尤其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得特别好,比如,现在活跃的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都是从原来的志愿者组织转型而来的。当开展活动的时候,下面是“有腿的”(志愿者),有广泛的志愿者人脉基础。

这应该是辽宁的特色,其他地区虽然也不乏社工机构,但大多可能是政府购买的项目,或是社会组织,不够多元化。现在辽宁的公益生态建设可能比较慢,但有活跃的志愿服务组织,这为未来公益生态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另外,就是伙伴们现在意识到要抱团取暖了,但在前些年,是行不通的。现在思想观念变了,只有抱团才能吸引到外部资源,包括政府的支持。

马广志:目前这些伙伴的生存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江菲:利州公益作为一个地方枢纽机构,现有经常沟通的43家伙伴,主要分布在14个县市。它们的生存发展主要还是靠外部基金会、当地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的筹款渠道,政府资源还比较有限。

马广志:在推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上,利州公益主要有哪些作为?

江菲:一是“外引内联”,邀请外部基金会来交流,或者把伙伴们带出去培训,提高伙伴机构的认知及项目运营能力。二是推动政社协同,比如说政府公益创投项目前期的培训,也都是由我们来执行的。同时,在每次培训和沙龙上,我们都会邀请政府领导来参与,请他们为社会组织做政策解读,讲讲在政策背景下,社会组织如何作为政府的补充,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把政府和社会组织连接到了一起。也是在这种连接中,政府进一步看到了社会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进而才可能更多地购买服务。

再就是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我们前后开展了47期能力建设培训,很多机构从最初只是做好人好事,到现在知道了如何项目化地做公益,机构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马广志:利州公益组建有不同的顾问小组,这对于机构的发展和发挥枢纽机构对于公益生态的建设的作用有什么帮助?

江菲:利州公益成立后,我们发现要真正走出去时,还是有很多短板的。比如如何影响公众、项目合同的合法合规等,所以就联系了很多有意愿参与公益服务的专家、学者、律师、企业家等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从自己的专业特长来推动机构的稳步发展。目前,机构组建的顾问小组包括发展顾问、政策顾问、法律顾问,但顾问还不同于理事会。

马广志:您觉得在推动公益生态建设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江菲:从基金会的角度来看,其支持更多的属于项目资助,是跟他们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挂钩的,而不像早期国外的基金会那样更注重人的培养。这让我对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对于行业生态建设,其实是缺少希望的。

我作为2017届的“银杏伙伴”,今年也毕业了,如果我还能在这个社群里学习,我相信始终是进步的。上游机构没有这方面的学习平台,那下游的机构就陷了另一种困境。如果未来没有机构愿意做人的培养,只是单纯地做事情,很有可能会把行业搞乱。

而且,当年辽宁只有我一个银杏伙伴,如果能有三五个呢?可能目前辽宁的公益生态又是另一种局面了。现在辽宁的公益生态还处于初创期,很多机构刚刚冒芽,如果缺乏这样的资助支持,那未来真是挺令人迷茫的。

马广志:资助应该是以人为核心来关注人才培养。

江菲:对。因为如果没有对人的培养,大家可能始终都是在做好人好事,即使做10年还是在这个圈子里来回转圈,看不到能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有什么突破,或者说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什么改变。

马广志:那您认为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中,谁的角色更重要呢?

江菲:都重要,不过是侧重点不同。我们枢纽机构做的就是如何引入资源,而且能公平合理地把资源分配好。

基金会是第三方资源的再分配者,能够真正支持到社会组织的发展。所以对于公益行业来说,基金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府的角色也非常关键,一个政策的出台对于公益生态的发展往往会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问题是,政府的资金进来了,可能还是沿用原来的行政做法。如何让政府认识到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还有赖于基金会的支持,否则,资金一下子涌进来,最后是什么效果就不好说了。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当地,现在一家资助型培养人才的基金会都没有,所以我们更期待外来资源的输入。

马广志:这是您对未来辽宁区域公益生态建设的期待吗?

江菲:是的。疫情期间,我们社会组织基本上都是冲锋在一线的,政府看到了这种力量的强大,也看到了我们是踏踏实实在做事,“帮忙不添乱”。今年沈阳市政府把20多个社区的服务交给了社会组织,这是非常大的支持,这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现在我最期待的就是有外部资源进来支持人的培养,这是伙伴们最需要的。政府的资金进来了,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和专业的工作方法,怎么能行呢?解决社会问题需要的不仅是情怀和使命,还有理念、价值观和专业方法,所以行业内如果再多一些投资于人的资助项目就好了。

来源:南都公益基金会微信公众号,作者:马广志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