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西津:“捐向什么”比“捐了多少”更值得关注
标签:
观察  
贾西津:“捐向什么”比“捐了多少”更值得关注
提要
对于每一个捐赠者而言,把眼光放在捐赠额上,就未必越“多”越是“好”公益;对于公益组织而言,也未必筹款越“多”越是“好”公益。毕竟,对于公益事业而言,宗旨的实现才是目的,资源永远只是手段。

每年的“99公益日”已经变成公益界和公众参与公益的一场盛事,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六年时间,历届的捐款金额增加17倍,捐款人次增加27倍。互联网平台大大扩展了公益的参与度,对越来越广泛的捐赠人而言,如何更能捐出“好公益”呢?

首先,捐款额“多”并不就意味着“好”。宏观的捐赠额度当然是衡量公益事业发展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比如美国慈善捐赠额保持在GDP的2%以上,中国这些年快速增长也只是超过了GDP的0.1%,这是公益慈善体量的直接反应。

但是,对于每一个捐赠者而言,把眼光放在捐赠额上,就未必越“多”越是“好”公益;对于公益组织而言,也未必筹款越“多”越是“好”公益。毕竟,对于公益事业而言,宗旨的实现才是目的,资源永远只是手段。

“好”捐赠的第一个原则是公益目的导向,所以必须体现捐赠者的选择性。“捐向什么”比“捐了多少”更值得关注。

至少要看到以下几方面的捐赠者选择:其一,领域的选择,组织宗旨的公益价值是什么,比如儿童、环境、社区、公益创新,所有的公益价值都有其意义,但绝不是每个人每个组织都要助力所有价值,选择自己看重的价值去找项目,比随机偶遇更有效。

其二,组织的选择,“捐给谁”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宗旨的清晰、公开透明的程度、以往公益项目的运作能力,最好在能了解的基础上捐。

其三,项目的选择,人们通常喜欢捐那些直接救助弱者的项目,而会忽略长生命周期的、赋权以减少弱者出现的、公益行业基础支持的、服务公益服务者的、艺术人文等“大公益”的项目,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公益理解和公益视野。

其四,捐赠方式的选择,比如偶捐还是持续捐赠,面向当下还是具有长期安排的战略性捐赠等。早在一百年前,卡内基就提出过给钱未必是好公益,他甚至认为,不分情况地滥发爱心,还不如不捐;只有选择合宜的领域,帮助人自助,才是公益。

“好”捐赠的另一个原则是做公益参与者而不只是金钱给出者。成熟的公益组织,会将“99公益日”这样的募捐盛会作为资金战略筹款中的一个环节、一种工具,而不会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他们一定有可持续的募捐伙伴关系,特别是“月捐人”模式也开始得到重视。

一个人在一年内每月捐100元,和一次捐1200元,对于公益的价值是同样的吗?一个公益组织有100个每月100元的月捐人,和它从一个出资人那里募得12万元,对组织而言哪个更好?

从资金额而言,二者都是等同的,但从公益价值、公益生命力而言,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形。持续捐赠者的意义,除了资金的稳定性、持续性之外,还有特别重要的额外公益价值,就是他们也是公益的深度参与人。月捐人一定是在了解组织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他们也是认同组织宗旨的价值共同体。

“好”捐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基本的原则,就是捐赠的志愿性。第三部门也被称为“志愿部门”,就体现了志愿性对于公益慈善或者广义的第三部门,是个基底色。

我们从公益发展的历史就能看到,财产权的保障恰是公益部门发达的前提。财产的权利意味着,财富拥有者对于自己的财产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自主权,公益实际上是其财富要实现自身更大价值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项社会义务。当财富者对自己的财产没有完全自主权、甚至不得不将拿出自己的财产视为一种义务的时候,也是公益部门消亡的时候。

无论是行政的强制性,还是与财产其他权利相关联的隐性强制性,或者道德绑架压力带来的强制性,即使一时出现更多的捐赠额,实质都是破坏公益的。捐赠排行榜就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如果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捐赠义务观”,特别是强行在不同财富者之间做比较,甚至认为不捐、少捐,应该受到谴责甚至惩罚,那真是在刨公益的根基了。

“99公益日”唤起公众的参与,同时也有企业的配捐规则。配捐是这些年受到争议的一个焦点,因为丰富而复杂的配捐规则和算法,使得每年参加公益日筹款的组织,在某些程度上会变得算法导向,而对宗旨导向构成一定挑战。

2021年腾讯公益平台主动提出依据法律和“公益行业规范和公益慈善伦理”,认定违规筹款行为并做出相应惩罚措施,虽然目前规范主要限于惩罚措施,这仍是使配捐朝向“好”公益的回应努力。不过这是一个平台规则、捐赠者自身、筹款的公益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形成的氛围,从捐赠额关注到公益价值和公益组织宗旨关注,才能使体量快速增长的捐赠捐出“好”公益。

来源:中国慈善家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