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发布:小规模组织仍是行业主流,环保组织议题和手法选择有待多元化
标签:
观察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发布:小规模组织仍是行业主流,环保组织议题和手法选择有待多元化
提要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项目于2022 年上半年发起,力图初步摸底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建立环保公益组织调查、信息收集的框架和机制,为构建国内环保公益地图和为资方制定资助策略提供参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促进环保公益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12月20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和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项目2022 年上半年发起力图初步摸底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建立环保公益组织调查、信息收集的框架和机制,为构建国内环保公益地图和为资方制定资助策略提供参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促进环保公益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本次调研的主要有大亮点

首先,本次调研由行业内三家民间机构联合发起,并且在多方协作、共创共享的精神引领下,招募了 34 家在某一环保公益工作领域或地域具有引领作用的枢纽组织,参与环保公益组织名录汇总,以及调研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是一次颇具影响的行业联合行动;

其次,本次调研最终形成了一份含 2753 家组织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并收集到其中 500 家组织的工作领域、收入、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使本次调研成为近十年来中国环保公益行业覆盖面最广、样本量最大的一次调查;

最后,本次调研所采用的工作领域分类参考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2 年新近更新的分类方法,反映了十余家国内主要环境资助者对于行业发展的最新思考和洞察,使得调研发现别具面向未来的前瞻意义。

根据调研结果,报告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小规模组织仍是行业主流;国内基金会、政府、个人是重要资金来源。

调研显示,与历年环保公益组织调查数据做粗略比较,本次调研的 500 家环保公益组织中,2021 年度收入不超过 10 万元的占 44%,不超过 50 万元的占 64%,中位数为 11 万元;专职人员中位数为 3 人,全职人员规模在 0-5 人的调研对象占比为 61%,整体与历年调研反映的情况持平。小规模组织仍是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的主流。

而与此同时,近十余年来行业内也成长起一批专业成熟、筹资有力的环保组织:本次调研覆盖的 500 家组织中,18%的 2021 年收入达 100 万及以上,10 家甚至达到 1000 万元及以上,包括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全球环境研究所(GEI)等专业化的民间环保组织,为行业起到了良好示范。

从资金来源来看,2008 年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当年 59.6%的“草根”民间环保组织将内部人员捐赠列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远高于将基金会资助列入主要收入来源的 24.2%;而在《2014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内基金会资助已成为环保公益组织最主要的项目资金来源(33%),

其次为政府(20%)、企业(17%)和国外基金会(15%)。本次调研发现 46%的参与组织将国内基金会资助列入三大主要收入来源,其次为有 45%组织选择的政府购买服务,与近年的调研情况一致,体现自 2008 年以来,在我国公益慈善领域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环境公益资助方已成长起来,与政府一道成为环保公益组织的有力支持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发现紧随国内基金会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环保公益组织第三大资金来源是个人捐赠,已有 29%的组织将其列入主要收入来源。在互联网捐赠愈加便利的今天,中国慈善联合会《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中披露,个人捐赠大幅提升,占捐赠总额 25%。可以预计个人捐赠对于中国环保公益事业的贡献潜力将进一步扩大。但环保项目在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中较为边缘。根据最新的《2021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报告》,在截至 2022 年 6 月运营中的 29 个互联网平台中,仅有 19 个登载了环保项目的募捐信息,其中环保公益募捐信息条目数占总条目数比例不到 10%;在最为主流的腾讯公益和支付宝

公益平台上,环保公益募捐信息条目的占比分别仅为 4%和 2%。

报告认为,如果扩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影响力,是所有从业者均需思考的课题。

结论二、公益行业处于“由量转质”的关键期,环保组织议题和手法选择有待多元化

2021 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社会组织数量增速逐年下降,到 2020 年底,我国共有社会组织 894162 个,相比去年增长了 27827 个,增速约为 3.21%,增速下降的幅度超过了 2019 年的 2 倍。本次调研则发现,2014-2018 年是环保公益组织注册成立的高峰,而此后环保组织进入更为平缓的增长期。环保

公益行业发展重点已从“增量”转变为“存量”,提高环保组织的“质量”将是本阶段行业发展的主题。各方均期待环保公益组织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为关键、独特的作用。

2020 年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气候变化应对业已成为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事业中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概念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将气候变化应对与传统的环境议题,如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其他议题不可或缺的背景或视角。气候议题的兴起为环保公益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和机会,本次受访的环保公益组织目前也体现出对该议题的关注。在 500 家受访组织中,将“气候变化”作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仅为 4%,但有 21%的组织将“气候变化”列入次选工作领域,即认为组织业务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变化在环保公益行业中的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长期以来,宣传倡导是中国环保组织最为主流的工作手法。在参与本次调研的 500 家环保公益组织中,以“公众宣传倡导”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占比为 51%,超过一半;此外,在以 3 个生态环境议题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中,“公众宣传倡导”是在次选工作领域中提及最多的工作手法(均超过 80%)。而在以“公众宣传倡导”为首选领域的组织中,40%的 2021 年收入低于 5 万元,收入中位数为 9.44 万元。相比之下,28%、21%的组织将“生态环境法治”、“绿色低碳企业推动”列为首选或次选工作领域(首选项仅为 3%,2%)。

报告认为,虽然环保公益组织传统上以公众作为主要工作对象,但要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需要考虑学习和使用面向企业、政府的更多样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培养自身能力。

从本次调研的结论出发,报告面向行业各相关方给出以下建议:

主管部门应该围绕环保组织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同时开展国内外行业交流和能力建设,扶持行业发展。

对于环境资助方报告建议,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育、支持枢纽组织,以带动工作领域和地域中更多的环保组织发展关注气候变化等重点议题促进国内外行业交流

环保公益组织应该关注议题发展趋势(如气候变化),探索自身业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基于议题和组织发展需求,尝试创新的工作手法参与和发起行业联合行动,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注重自身信息公开、透明

另据发起方介绍,作为行业基础设施的有机构成,“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未来将定期开展,持续助力环保公益行业蓬勃发展,期待更多相关方的关注与参与。

资料来源:明善道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