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高质量发展康养产业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标签:
资讯  
《国资高质量发展康养产业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提要
《报告》以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涌现的国有康养集团为主要调研样本,系统地阐述了国有企业布局康养产业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以及业务布局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在推动本区域康养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9月17日,在2023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和君康养事业部与北京光大汇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23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战经验分享会”,并在会上发布《国资高质量发展康养产业研究报告》。

据悉,这是我国首个由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对国有企业布局康养产业的现状、模式、特征、趋势,以及国有企业在推动康养生态构建中的角色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的研究报告。《报告》以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涌现的国有康养集团为主要调研样本,系统地阐述了国有企业布局康养产业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以及业务布局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在推动本区域康养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报告》认为,在康养产业这一典型的兼具社会保障功能与市场发展特点的产业中,以中央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领衔的国有康养企业承担使命、中流击水,成为应对老龄产业发展难题,解决资金、需求、供给、质量、产业发展之间复杂矛盾,搭建基于细分业态、资本或区域合作平台,推动康养产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力量。

《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康养产业主要有5种模式,一是盘活存量资产,项目转型发展;二是承接公立机构,打造区域体系;三是产业相关多元,发展银发经济;四是建立产业资本,并购外延扩张;五是服务区域发展,构建产业生态。

在布局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虽然占据地域优势、优质资源、政府背书等优势,但其在产业运营和产业投资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专”的散乱格局,“定位不清晰、职责不明确、业务不实际、机制不灵活”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具体存在5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产业定位宽泛,对细分产业缺乏深入了解;二是自身业务不明确,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较为“粗放”;三是资源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缺乏产业要素联动;四是未形成产业生态,单点发力,协同效率较低;五是运营能力有待提高,单体项目运营服务和连锁机构运营实施效果还有待提高。

《报告》认为,对于国有企业,在资产、资本、资金、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产是其核心优势。不管是政府划拨培疗资产还是自有闲置资产,均为服务提供和资源嫁接提供物理空间;以资本进一步放大资产和资源优势。做出一定基础后,更容易得到产业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青睐;在自有资产和聚集资源优势基础上,更容易得到银行、基金等资金的支持;在对资产有绝对控制力基础上,其天然的信用背书和平台优势,更容易吸引和聚集本地及区域优质资源。

《报告》建议,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康养可以沿着四个思路展开,思路一:盘活存量资产,快速低成本扩大自身资产规模,探索特色运营模式;思路二:统筹建设区域康养服务体系,兼顾平衡“保基本”与“市场化”,构建普惠养老网络;思路三:以产业资本驱动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形成多元化银发经济业态;思路四:在区域内构建产业生态链,补链强链,承担区域链长角色,在构建产业生态中承担关键角色。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