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公益机构需理解大众的朴素慈善观
标签:
观察  
王文:公益机构需理解大众的朴素慈善观
提要
唤醒人本身的公共性,让更多的人跟我们走在一起,也许是我们要把30%的公众捐赠,变得更多的非常重要的路径。

2023年12月17日-18日,第三届山东基金会发展论坛于在滨州博兴县举行。论坛以“致敬坚守 2024”为主题,聚焦省内基金会发展关切的核心议题,广邀嘉宾建言,助力山东公益慈善事业与区域公益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理事王文在论坛上作题为“守正,亦是当下重要的公益创新”的发言。作者从灵山基金会协调山东、无锡等各地力量紧急救助肺移植女孩的个案,引出了专业慈善与朴素慈善的认知差异问题;进而从自身慈善经历出发,提出同理心、责任心是理解普通人慈善动机的两个重要维度;最后,作者提出唤醒人的公共性是公益组织需关注的紧要话题。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上午好!

我先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可能是最近公益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12月13日,无锡很有名的一个医生叫陈静瑜(肺移植专家),他发了一条微博求助,希望大家给一名12岁的山东女孩捐款,女孩名叫小吕,不幸身患重症肺炎,导致肺纤维化肺实变,依靠呼吸机+ECMO (人工心肺机)维持生命四个月,家属已再无经济能力支撑。

陈静瑜医生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但他没有钱,所以他呼吁大家关注。因为我们很熟(悉),所以当天11点多,我们就跟他做了个互动,讨论看怎么救助。

在基金会的内部群,对此产生了分歧。我们很多老师和专家说,基于对个体的救助不是慈善;很多年轻的同事则说,如果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不做,我们还是不是慈善机构?

随后,我和陈院长做了沟通。陈院长说,在同等成本的情况下,肺移植的存活率会更高一点,越早越好。他想借由这样的案例告诉有类似疾病患者的家属,如何选择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从第二天早上七点开始,我们就跟媒体互动,确定由灵山基金会来资助支持。我们也很谨慎,我成立了专门小组。在下午5:27分的时候,我们就完成了所有的手续,确定为这样的个案开启筹款通道!

但是,由于济南突降大雪,高铁、飞机、高速等全部停运。两地政府积极互动,由济南交警和无锡交警全程护航,小吕在前天(12月15日)1:10分从济南出发,到5:42分抵达无锡。与此同时,百万捐款也已筹满,我们紧急关闭了筹款通道。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插曲。比如,患者的家属同时还接到了水滴筹的邀约,希望能够筹更多的钱,我们第一时间就告诉家长说,公众对你的捐赠和支持是基于孩子的爱心和生命的救助,如果表现的需求过多,或者是不能对善心做很好的护持,有可能会带来舆论的反噬。所以。我们就关掉了除灵山以外的所有筹款通道,同时把除灵山以外的捐赠,由志愿者纳入统计,我们希望对这个事件进行全程的跟踪。

这时内部依然在讨论,这是慈善吗?至少很多同行觉得,个案的救助到底是不是慈善?这个问题在灵山内部依然有分歧。之所以抛出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也没有特别的答案。但至少我认为它是慈善,不然我肯定不做。

而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不是浪费了更多的公共资源。但反过来讲,对于政府,对于媒体,对于市民,对于医护人员,对于患儿和他们的家属,肯定是慈善。

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和慈善从业者所认为的慈善,与我们朴素的慈善认知产生了背离,或者是出现了大的偏差。

我们是慈善从业者,但什么是慈善,是我们来界定公众是慈善的参与者,公众的朴素认知能不能代表慈善,所以无锡打出的叫“无锡善”,它觉得所有的市民在这个行为中一定是慈善行为,从患儿的家属角度讲,他们接收到的一定是慈善的救助,从政府的角度觉得这应该是慈善的义举。

什么是慈善?

从这个事情延伸开,我们就要想,到底什么是慈善?18年前,我还是一个大学生,我看到贵州的山区有很多的孩子,十几岁还在读小学,小学之后就辍学,我觉得这是一个年轻人应当做的事情,我要走到他们的身边去,当时提出的设想是走进他们,改变他们,希望让更多的苗族女孩有书读,希望让更多的苗族女孩可以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们,我不觉得这是慈善,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这是慈善,所以我归纳为这是“人应当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其实你自己在给予他人力量的时候,那种内在力量的召唤和迸发,或者是一种责任,所以在山里走访的那段时间,我们觉得人的价值真的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因为在大学之前,我们被设定了一条路——从一个好的小学,一直考到好的大学,最后到一份好的工作。

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对这个社会,对个人到底什么关系,但是在这样的一场朴素的支教行为中,我感受到这是你应有之状态,所以我定义为“青年自救。何为自救?找到另外一个自己,或者回归到一种应然的状态。所以我发起了一个行动叫“春晖重回使者行动”,把每一寸贫瘠的土地当作家乡,把每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当作亲人。

在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这叫“慈善”,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群年轻人把自己变回更好状态的路径而已。

2009年,因为我做了这些事情,我就加入了香港的华侨基金会,代表华侨基金会去灵山筹款的时候,又被灵山邀约加入灵山基金会,我就成了一名全职工作者。

你看,似乎我工作当中所有的行为都跟慈善有关,甚至给我发工资都是慈善,我们知道很多组织资助慈善从业者工资也是慈善行为,是不是跟我们慈善相关,法律作为边界框出来的组织相关的所有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人都是慈善呢?

所以到了专业机构,我们讲的更多的就是你的慈善活动,你的慈善项目,慈善的筹款,捐赠人的开发维护,互联网募捐,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公益人伦理等等,也就是我们越来越专业。但是,是不是也越来越遥远?就是我们离社会议题,离捐赠人,离受助者,甚至离我们最开始为什么做慈善的初心越来越遥远。

我们在内部反思说,我们可能进入了一个专业的误区,或者是专业的陷阱,因为跟自己对话的时间少了,跟自己碰撞的时间少了,什么是慈善?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自己列了几点,当然还有很多。

比如我们有悲悯之心,就像昨天那个女孩一样,大部分人是因为有悲悯之心,但是我觉得还可能因为这个社会最近太冷了,对生活充满了很多的悲观、绝望、无助,突然有一个人可以让我们内在那种温情被点燃,被转发,我想最早可能在这座城因为一个女孩,大家全力以赴,就是这种感觉,就是我还是善良的,虽然我现在很苦,我捐不了钱,但是我可以转发啊。

同理心

第二是同理心。

第一笔大额捐赠,就是来自一个肺移植患者的家属,因为他的家人肺移植失败了,他看到了这个女孩要到无锡做肺移植,他就捐了第一笔大钱,(他们)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困境。

责任心

第三就是责任心,也就是你的公共性,舍我其谁这种精神。

我们希望这个社会更好,这个事尤其体现了大学生和年轻人中特别的一种责任心,再接下来就是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税收优惠,我们讲的跟很多企业做顾问。慈善也是产品的附加值,就像我们在河南水灾中的鸿星尔克和河南的白象集团一样,因为你在灾难当中有所作为,所以我们也要对你负责。当然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家族传承的诉求,还有我们的信仰等等,这个可能都是支撑很多人做慈善的原因。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要赎罪,灵山景区里有一座寺庙,每到春节,寺庙捐赠箱里都有很多大额的捐赠,可能一部分是忏悔,当然我们在基督教的文化里也有赎罪的理念;第二是利人利己,也就是由利人实现最终的利己,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变成利益相关者同等利益最大化,保证自己可持续的利益,还有“裹尸布上没有口袋”“把财富带进坟墓是一种耻辱”,还有老祖宗常讲的“好人有好报”,这也是我的大姑妈从小就告诉我的,她是个基督徒,她说你要不断地去播种。行善,应该是我们自己深信不疑的价值主张。

做慈善,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子?

我们到底去哪儿?

既要面子,更要做实里子,有多少人基于专业信任和信仰,跟我们真实的走在一起,这是公益要做的,这也是回应那个女孩的故事,她是个个案,但是激活了数百万人的善心和善念,让1万多人完成了一次真实的捐赠,我们要的就是让行为之后,我们如何完成对这种善心和善念的护持,告诉他,你的善真的回应到了生命的救治上,所以我们的行为和项目能够让更多人升起善意,选择相信,并付出行动,这是今天大部分公益机构要从专业里跳出来的,代表公益从业者,以你的人和人格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人。

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在一起,共建自己的美好生态和生活,本身就是我们公益组织要做的,至于我们做什么,不过是路径方法、载体和媒介而已。人们选择参与公益慈善,一定是因为他在这里得到更长久的快乐,并且变得更美好了。

这是我们做的两个尝试:

2018年12月,我们做了“邻家计划”,因为我们觉得越来越多的,即使是普通的富人家庭,依然有传承的诉求,有荣耀祖先的使命,目前跟我们在一起的是422个家庭,直接捐赠了4730多万的资金,贡献的资金超过了1.5亿,因为复捐率非常高。

基于同等模式,无锡市政府下发红头文件并纳入考核,让每个社区必须建一支社区基金,灵山基金会就成了无锡各社区最好的选择,明年我们的计划希望能够在无锡市筹建100只社区基金,为无锡的社区基金治理释放出5000万元的资金规模,共建自己的小生态,这是公益组织在过程中可以扮演,并且一定能做好的事情。

唤醒人本身的公共性

最后我想讲的,就是唤醒人本身的公共性,让更多的人跟我们走在一起,也许是我们要把30%的公众捐赠,变得更多的非常重要的路径。这条路非常难走,但是又必须得走,因为让人们有向善的心,行善的举,这是今天这个阶段中国公益组织必须做的。无尽的远方和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应该变成我们真正的内在共识和行为准则。

谢谢!

(题图素材来自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调查问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