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宣言:“正确认识肝炎,消除对肝炎患者的污名与歧视,让承诺变成行动!”

- 1 / 国家卫计委2015年对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治的专项支持
- 导读:国家卫计委启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申报,主要方向为母婴阻断失败后新生儿根除艾滋病病毒治疗方案研究、全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调查研究、缩短初治肺结核病人疗程的治疗方案研究等10个重点内容。 >> 详情
- 2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乙肝治疗指南
- 导读:2015年3月12日,日内瓦——世卫组织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份慢性乙肝治疗指导。慢性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病毒感染,它损及肝脏,每年估计会造成65万例死亡,其中大多数死者处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 详情
- 3 / 姚晨海清公益呼吁:抗击乙肝,三针护一生!
- 导读:今年7·28世界肝炎日, 姚晨与海清两位国民演员透过镜头,向公众普及乙肝知识,呼吁大家积极预防。姚晨提醒父母们记得给可爱的宝宝注射三针乙肝疫苗,让宝宝远离乙肝和肝癌;海清化身科普达人,消除大家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误解,不要让乙肝拉远爱的距离。 >> 详情


肝炎日的由来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目前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1.85亿丙肝病毒感染者,两者合计感染人数和病例数是艾滋病感染人数和病人数的近十倍,每年约有100至150万人死于肝炎相关疾病。
2010年9月,为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肝炎对人类健康带来的重大威胁与危害,最终控制肝炎的感染与蔓延,保障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7月28日正式确定为世界肝炎日(WHD)。
2010年9月,为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肝炎对人类健康带来的重大威胁与危害,最终控制肝炎的感染与蔓延,保障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7月28日正式确定为世界肝炎日(WHD)。
认识乙肝
乙肝的危害
危害一: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体内,损害肝脏
危害二:病程发展可至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从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20%;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脏失代偿为20%-23%;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癌为6%-15%。
危害三:合并其他疾病,加重健康负担。常见的有:1.肝源性糖尿病、2.脂肪肝、3.慢性乙肝后高胆红素血症。
危害二:病程发展可至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从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20%;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脏失代偿为20%-23%;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癌为6%-15%。
危害三:合并其他疾病,加重健康负担。常见的有:1.肝源性糖尿病、2.脂肪肝、3.慢性乙肝后高胆红素血症。

2015年4月10日,天津某大学大一女生,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2014年12月,她被查出大三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后被安排进单独的宿舍。在独居的第34天,她用一盆炭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对肝炎的认识误区,不仅影响了对肝炎的防治,对患者造成歧视,更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误区一:凡是肝炎都具有传染性,只要接触肝炎病人就会被传染。
误区二: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没有不舒服就不必去医院检查。
误区三:乙肝携带者怕遗传给孩子,放弃生育。 >> 详情
误区一:凡是肝炎都具有传染性,只要接触肝炎病人就会被传染。
误区二: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没有不舒服就不必去医院检查。
误区三:乙肝携带者怕遗传给孩子,放弃生育。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