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柔情,寄志一生——黄茂清老人传记
标签:
 
棉花柔情,寄志一生——黄茂清老人传记
提要
黄茂清老人的生平事迹的细节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没有被报道过,但他的人生充满了热血,有很多值得纪念和歌颂的事迹。

2019年,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招募学生志愿者深入采访并撰写了100名老人的100篇传记。这些老人出生于1919年前后,平均年龄100岁,来自中国不同地域、行业和民族。他们经历了中华民族从满目疮痍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他们是祖国从苦难到辉煌的见证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亲历者。

为传承时代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善达网将从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主编的《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选取10篇关于10个老人的文章,希望这些老人的经历可以给予读者力量。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七篇,主人公是献身棉纺事业四十余年的94岁黄茂清老人。

棉花柔情,寄志一生——黄茂清老人传记

袁汝钰 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2018级

人物生平:黄茂清,男,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原籍江苏省宜兴市,现居于湖北省襄阳市。20岁进入上海国棉十二厂工作, 52年支援大西北建设,前往陕西咸阳筹建西北国棉二厂,65年参加援助非洲马里的项目,69年支援三线城市湖北襄樊(现改名为襄阳),成为襄樊棉纺厂设备科副科长,工作至退休,献身棉纺事业四十余年。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四世同堂,83年获得 “全国五好家庭”模范荣誉称号。目前夫妻两人均健康状况良好,搬入新家,由大女儿照顾。

阳光柔和,偶有风起,八月初的襄阳,等了难得的一个凉快天儿,我一大早便去拜访黄太爷爷。早听说黄太爷爷思路清晰,擅长言辞,说是采访,实际上是去听太爷爷讲故事。

进入小区,走进单元楼,等着电梯,身旁一位白发老人,手拉小车,精神矍铄,目光安详。定睛一看,这不就是今天要拜访黄太爷爷吗?正好赶上太爷爷清晨散步回来。

上了楼,黄太爷爷的大女儿黄奶奶开了门,钱太奶奶也在,黄太爷爷坐下,翻开了故事的第一页。

一、悲惨童年,死里逃生

江南山水柔情,人文荟萃,自古多文人骚客;亦兵家重地,战火纷飞,出尽忠义之士。

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有个水乡小镇叫宜兴。民国15年(1926年)江浙战争后,宜兴重创未愈,硝烟弥留,一个男婴在军阀混战中呱呱落地,后唤名为黄茂清。

黄茂清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去享受童真快乐,他出生后不久抗日战争便爆发。在那段艰难岁月中,在宜兴这块土地上,日、伪、顽、共四方政权并存,各种政治势力犬牙交错,情况复杂。战火逐渐燃起,枪炮声越来越近,刚入学的黄茂清很快就失学了。动荡的局势,摇摆的民心,别说私塾学堂,就连路边小店都无法再营业,普通老百姓开始四下寻求自保。正是渴求知识年龄的他不得不丢下书本,从此,辍学的遗憾深深地刻入他的脑海。

十岁那年,他的父母像预知到什么一样,带着年幼的黄茂清踏上了向东逃难的路,离开故土,颠沛流离。一路上黄茂清看到几乎处处相同的场景,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残破废弃的屋子空无一人,街道旁房门窗户紧闭,巨大的弹坑散落在村子里,还有和他们一样衣着褴褛逃难的人们。没有饭没有地方住的日子里,他哭着问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家,我不想离开!”母亲抹着眼角的泪告诉他:“敌人要来了,他们是坏人,他们要来抢我们的住所,他们要杀了我们,我们要赶紧跑!我们去上海找外婆!”

很快,1937年11月1日淞沪会战惨败,上海沦陷,日军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轰炸机的阴影笼罩了这片美丽的江南土地,日军屠刀的光影闪耀在温婉的水乡街道间,12月13日震惊寰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血流成河。日军一面不断派飞机对无锡、江阴、宜兴进行轰炸,医院中弹,伤兵多人被炸死,工厂区内的平民死伤更是不计其数。日军在三里桥纵火,无锡和宜兴城内的繁华街市在10昼夜焚烧中成为灰烬。

故居成灰,然而这一切,当时黄茂清一家人并不知情,此时他们好不容易逃到了上海,却还是一片混乱,甚至沦落到敌占区。在日伪政府统治的敌占区中,黄茂清一家的生活度日如年,八年的屈辱时光,每天都在忍受上空盘旋的轰炸机的轰隆声,说话做事提心吊胆,生怕得罪日本人,担心着下一个倒霉的会不会是自己。但与那些或葬身故土、或曝尸荒野的人相比,他们是幸运的,躲过了那场腥风血雨。

和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其他人一样,他的童年是灰色的。没有几静明亮的教室,没有玩具和新衣服,逃难、挨饿、看人眼色是家常便饭。

二、人生转折,结缘棉纺

(一)初进棉纺厂

乌云密布的天空乍现曙光,轰炸机隆隆的声音逐渐从耳边脑海中消失,黄茂清人生迎来第一次转机。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了!此时刚成年不久的黄茂清欣喜若狂,他终于等来了战争结束,他终于不用在“敌占区”苟且生存。上海街角巷落里,一个一个曾经放肆豪夺的日本倭寇低下了头,被赶上上船,集体遣送回国。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所有的上海老百姓都一口气长舒,转而庆祝这场伟大胜利!

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抗战胜利的欣喜过后,青年的黄茂清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是战争,自己早就该工作了,这个时机正值劳动的最佳时机!待局势稳定下来,他马上投奔在上海工作的大哥,经大哥介绍进入了上海国棉十二厂工作——这个曾经被日本人控制的棉纺厂,日军走了,正是亟需工人、重整之际。

在大哥的陪伴下,黄茂清第一次踏入工厂,20岁的他的看着眼前的机床工件,笑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往后余生都将与它们有关。 

(二)重拾书本

抗日战争结束后,解放战争的枪声打响。温饱和安全有一次成为了问题。那时的他,全部的希望就是有人能给他一个没有战乱的地方劳动、生活。

四年后,这个愿望实现了。

1949年10月1日,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日子里,新中国宣布正式成立了。对于从战争中走出来的黄茂清,这份和平真的是来之不易,他回忆时说道:“那真是工人翻身做主人。”再也不用忍受每天提心吊胆的感觉了,再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小工人就被随便打骂,他可以安心地拥有自己的生活了。而这一切,他知道,“那都是伟大的毛泽东领袖给的,是共产党,是新中国给的!”

身处正是重整旗鼓待发展的上海,借着祖国母亲的荣光,这里的人们终于迎来了自我发展的机会。黄茂清日夜勤勤恳恳工作,终于得到厂里领导的认可,1952年初厂里保送他到“华东纺织工业学习班”学习。在童年辍学的伤痛过去多年后,他终于可以再次拾起书本,拾起他多年前的梦。数月的专业学校,让黄茂清知识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说:“读书多就是好,这就是新中国共产党给的福利!”以前不懂的现在知道是什么原理了,不只是低头做工,就专业问题也可以和别人交流二三了。

三、男儿有志,志在四方

(一)支援大西北

结课后再次工作不久,黄茂清遇上“支援大西北”招募志愿纺织工人的活动。厂长一声呼喊:“有没有谁自愿报名的啊?”他明白如今的生活是受恩于谁,自己的知识是谁给的,二十出头的他年轻气盛,怀着报国之心,他振臂高呼:“有!我!!黄茂清!!!”

那一年,他瞒着家里人,孤身一人,坐上一趟长途绿皮火车,离开日渐繁盛起来的上海,志愿前往陌生遥远的大西北。他这一离开,殊不知是与故乡的一场久别,但当时的他无比坚定,正如始终如一地奉献自己。

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黄茂清和他的工友同伴终于抵达目的地陕西咸阳。那时的咸阳,虽是历史名城,但在战乱重创之后,剩下的只有“历史”了。迎接他们的,是参与筹建西北国棉二厂的重任。

次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黄茂清所处的棉纺织业印染业毫无疑问是工业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眼下在建的每一个厂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和工友们一起听着工厂里播放的广播,黄茂清热血沸腾,他突然有了无比清晰的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听党的指挥,现在所有的辛苦劳动都是为未来美好的生活。他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亲手建好这个厂子!

(二)工厂改造

眼看厂子越办越好,而立之年的黄茂清迷茫了:一是感到自己知识不够用了。虽然工作十年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总缺技术性的知识指导,在机器设备的理论知识上也十分缺乏。

二是自己还没能加入中共产党。热血男儿都有一份报国理想,小时候逃难,现在得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都得益于党的领导,他多么想加入这个组织,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建设新家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一个困惑很快解决了,黄茂清因为优秀的表现被保送到青岛参加为期三年的培训。三年里,他接触了很多让他受益匪浅的前辈,结识了很多无话不说的工友,更重要的是,他接触到了棉纺织业最先进的设备,学习了相对专业的知识。1959年,学成归来,正值工厂设备革新改造,刚学的一身知识马上有了用武之地,黄茂清喜上眉梢,立马投入工厂的改造运动当中。厂里提拔他为中层干部,直接参与到管理棉纺厂的工作当中去。此时的他,已不在是当年那个单纯低头做工的小工人了, 而是能独当一面指挥新工人的干部了。

62年,随着工厂改造任务顺利完成,黄茂清写了多次的入党申请终于获得批准了!他的工作被认可了,他对党和国家的贡献被认可了,从今往后他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了!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共产党守则……

一个个小本本,承载着他的信仰。

(三)支援非洲马里

70年代,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两个“五年计划”圆满完成的情况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中国是永远不会忘了兄弟的,他向还深陷贫穷、无法自拔的非洲伸出了援手,各行各业的人前往非洲支援建设。1965年,棉纺织业成立了“援助非洲马里”的项目,黄茂清又报名了。

那年,他三十三岁,身侧有妻子,膝下已有三儿两女,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但他没有贪恋这样安逸的生活,没有畏惧这次出国的任务,他把家交给妻子,就这样决定前往贫瘠凶险的非洲。上一次是离开故乡,这一次则是离开故国。他似乎从来没有停下脚步停歇,哪里需要他,他就跟着党指挥的方向前往哪里,他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早已通过棉纺厂连结起来。

“1967年元月7日下午1:30分从北京起飞,广州→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卡拉奇→埃及开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马赛→西班牙→摩洛哥→马里巴马科→塞古棉纺织印染厂”。这是退休后的黄茂清亲笔写在当年“马里塞古纺织厂工地合影”照片背后的一段文字。

黄茂清清楚地记下了搭乘飞机的时刻,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但也是最为奔波的一次。那个年代,不像现在一样几乎每个国家间都能通过飞机直达,飞机罕见,航班更是少,要前往遥远的非洲,旅途必然艰辛。

一路上不断转折,舟车劳顿,花费了几十天的时间,终于黄茂清和一起前往的工友门到达了马里首都巴马科。他们作为第一批“先锋队”,此行的目的要帮助马里“从零开始”建设纺织印染厂,完成一系列基础建设。从首都巴马科到塞古还有一百多公里,他们就坐着小破车,一路上颠簸到目的地。一路上的场景唤起黄茂清儿时的记忆,灰尘、破烂、贫穷,人们的脸上满是生活刻下的苦难的印记。他突然想到了妻子和他的小女儿,马上要过年了,却不能和他们一起。短暂的伤感后,他又马上和工友一起讨论接下来的计划。

塞古纺织厂的当地人热烈地欢迎了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同样是工人,黄茂清依旧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纺织厂初建,不仅机床工件需要组装,连工人也从头招新,找来的也并不会操作机器。于是,黄茂清和他的工友们一人身兼多职,既搬运工件组装机器,又当流水线上的工人参与生产;既负责维修机器零件,也负责在闲余时间教新人操作机器。工人都是从塞古本地找来的,因为马里之前是法国的殖民地,队里配备的一个翻译实际上是法语翻译,遇上不会讲法语只会土语的人,他们还要再找一个同时会法语和土语的马里人,经过两道翻译才能交流。实际工作中,整个厂子只有这一个翻译,平时翻译不在的时候语言不通,黄茂清就只能手把手,比比划划地教工人做活。他们也基本没受过文化教育,而受教育较多的黄茂清就负责教他们最简单的加减计算,方便他们自己记账。在接触中,他跟这些当地人成为了朋友,也学了很多马里的土语,至今已经九十多岁的他都还记得一些。

转眼,夏天到了,非洲条件的凶险恶劣逐渐显露出来,土地上多的是奇奇怪怪的爬虫和飞虫,还有他们携带的疾病病毒。夜晚,黄茂清无法入睡,因为一躺下,围上来的黑压压的一片,都是蚊子。采访时,老人回忆起来情绪有些激动,他边说边在自己胳膊上腿上比划着:“不停地赶!自己拉布做蚊帐!就这样还是不行,胳膊上,这里,这里,都是红的,蚊子咬的,还抓不得。”不仅如此,赤道周围的非洲夏季日常四十多度高温,工厂里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在工厂里做工的他们浑身上下淌着汗,“衣服脱下来能拧出水。”条件如此恶劣,但他依旧坚持着,因为他们此时代表的是中国工人,“我们是在为国争光!”

他好不容易地从苦难中走出来,却又再一次主动走进苦难。不同的是,上次,他深受折磨,而这次,他微笑面对;上次,他被祖国母亲和党所救赎,而这次他是以救赎者的身份去化解苦难的。只有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在面对人生路的选择时才会如此的坚定。

7.2_副本.png

1968年9月15日“欢送回国留念合影”(黄茂清第一排左起第四位)  袁汝钰摄

1968年9月21日,一年半的时间,一期任务圆满完成,黄茂清一行人受到了马里共和国总统的接见,并顺利回国

(四)支援三线城市襄樊

1969年9月13日黄茂清到达刚成立不久的湖北襄樊棉纺织厂报道。才回国仅一年,已经是中年的他,带着妻儿再次离开熟悉的、已经生活了17年的地方,跨过半个中国,支援这个三线城市的棉纺织业。何处为家?十岁那年,逃难开始的那一刻,他也许就注定四方流浪,但无论何时他始终都和棉纺厂在一起,和他热爱的工作在一起。

从新建厂到整个樊城工业区欣荣起来,他作为棉纺设备科的干部又在这个地方踏实的工作了17年,升任到设备科副科长,于1986年9月退休。

(五)余温尚存

退休时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膝下儿孙满堂,正是享尽天伦之乐的好时候。但也许是习惯了四处奔波,又或许心中仍然放不下工作,不愿离开棉纺厂这个熟悉的地方,他又背起行囊,再次出发,到襄樊的周边县城参与建厂指导。在谷城棉纺厂,他完全不像一位已经退休的老人,他依旧活跃在棉纺厂纺织工程的一线,用四十年经验指导着工厂的规划,向厂长传授设备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接下来,他又受邀前往保康、宜城等地,一个一个脚印踏遍襄樊县区,一座一座棉纺厂建立起来。

四、贤妻良母,三生有幸

黄茂清的妻子钱瑞珍也依旧健在。钱太奶奶前两年不慎摔伤,现在还未痊愈,坐在轮椅上,但她精神状况很好,我们也有幸采访了她。

黄太爷爷和钱太奶奶相识于战火之中。钱太奶奶是上海人,也在棉纺厂工作,是名纺织工人。黄太爷爷在上海的时候,经家里人介绍认识了她,有了工作以后马上就娶了她。父母之词,媒妁之言,当时谁也没想到,两人不仅养大了三儿两女,还一同走到了百年之际。

但早年的时候两人过的很辛苦,因为黄茂清工作的原因总是在不断的分别。

当问到两人“对彼此印象最深或最感动的事情的是什么?“的时候,两人都提到了支援大西北。那时候结婚才六年,黄茂清是瞒着家里人的报名,他害怕妻子反对、家人阻拦,于是决定先自己一个人过去。等待的日子里,钱瑞珍非常思念丈夫,终于鼓起勇气,拉着两个还未长大的孩子坐上了开往咸阳的火车,去找他。火车漫漫,七天七夜,思念愈浓。而没有了妻子精心照顾的黄茂清也十分想念妻子,想念自己活泼的小女儿。终于,钱瑞珍下了火车,在工厂接待室里,他们终于重逢了。黄茂清看到妻子和儿子、小女儿站在自己眼前时,激动的哽咽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妻子竟然来找他了。

后来,他要参加“支援非洲”的项目,钱瑞珍选择了支持。送走了丈夫,可家里还有一摊子事要靠她来解决。一方面,丈夫离开了,她要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她还要在家里带孩子,要给他们做饭洗衣,要送小女儿小儿子去上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拮据。但她没有觉得委屈过,没有埋怨过丈夫,她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丈夫。黄茂清总是对别人说:“因为有个好妻子,所以在国外能安心工作,为国争光!”

除了工作上的、家里的事情,她还担心着丈夫的生死安危。黄茂清毕竟是去了遥远的异国他乡,那个年代没有国际电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写信来往。每个月,钱瑞珍只能通过一封家书了解丈夫的情况。有电报传来,听说去非洲马里援助的有人不幸得病去世,钱瑞珍心里火急火燎,不知是不是丈夫,担心地留下眼泪。黄茂清知道妻子可能会操心,很快又写了信回去,直到收到丈夫的信,她才松了一口气。

在襄阳的日子里,好不容易团聚了,黄茂清工作繁忙,她作为“一家之长”照顾一大家子。全家十余口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买菜做饭、洗衣服、搞卫生、带孩子,全靠钱瑞珍一人前后操持。1983年,黄茂清一家17口人,除了钱瑞珍已经退休,和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在职十三人,十一人都是纺织工人,而且都是双职工,工作非常地辛苦,生活在一起,全靠钱瑞珍承担起家务活。像他们这样的大家庭,当时已经很少见了,别人觉得她不会享福,但按她自己的说法是“让孩子们过地轻松点,多点儿精力工作,为四化做贡献。”钱太奶奶说:“每当我看到一张张喜报和奖状,看到一张张笑脸,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叫’妈妈’喊’奶奶’的时候,我真正享受到了人间的天伦之乐。” 维系这个家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母爱,一种中国妇女所具有的传统美德。

还好,苦尽甘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钱瑞珍一家“全国五好家庭”金质奖牌,多方报纸刊物报道他们家的事迹,和睦的家庭关系成为全国模范。全家被评出六个先进生产(工作)者,六个积极分子,两个三好学生。正是因为多年夫妻感情和睦,丈夫在事业上努力工作,妻子就做好家中事务,他们的儿女都向父母学习,姐妹、兄弟、夫妻、妯娌、姑嫂之间相处有道,友爱团结。当问及钱太奶奶时,黄太爷爷就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夸:“我的老伴真的很能干!也辛苦她了!”

1993年,退休了十多年的妻子钱瑞珍也终于如愿入党了。

五、安度晚年,心有天下

(一)言传身教

受上个世纪的时代风尚的影响,黄太爷爷一直很提倡节俭。之前家里17口人的时候,黑白电视机用了多年没换成彩色的,小儿子结婚也不办酒席,没有粮食浪费就没有买电冰箱。他说:“家里这么多人工作着,不是没有钱,是想节省下来的多存钱到银行,‘支援国家建设’!“

据黄奶奶回忆,那时候,黄太爷爷还总喜欢在饭桌上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观点讲给孩子们听,教导用其指导自己的工作,还告诫他们做工人,最重要的是“本分“。

如今,随着孙子孙女陆陆续续各自成家,儿女们分散各地,在自己的天地里有了一番作为。老人也搬出“襄棉北院”(现改为“人民路社区”,旧址依然在),住进了对面的新楼房。不过新房子面积很小,正好够黄太爷爷、他老伴和大女儿居住。物尽其用,不铺张、不浪费。 

(二)有话要说

本来是想问问黄太爷爷的养生秘籍,他才说两句“心态要好,吃的要好”后,便开始谈自己对职业的看法和对年轻人的教希望。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也必须学习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要用这些指导自己的工作。因为我是工人出生的,所以我对待所有工人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地位差别就对谁不好,别人也是这样对我的。身为干部,一定要平等对待工友。”

黄太爷爷虽然现在听力不是很好,但听她女儿说,他到现在还是每天收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也许老人已经看不懂记不住什么了,但是关心国家大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后记

今年的8月6日是他们二老的结婚73年的纪念日,当我们问及“有没有结婚照片”的时候,黄太爷爷有些遗憾,“那个年代哪里有什么结婚照片!?”不过,他还是进屋在抽屉里翻了翻,找出来了一张还是在上海时候的家庭合照。上面是年轻的黄太爷爷和钱太奶奶,还有大儿子和大女儿。他们都是辛苦人,不管是黄太爷爷,还是钱太奶奶,还是他们的儿女们,都为棉纺织厂事业做贡献,现在子孙满堂、长寿健康可能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吧。

黄太爷爷的生平事迹的细节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没有被报道过,但他的人生充满了热血,有很多值得纪念和歌颂的事迹。所以,就让我们记录下这些快被时间遗忘的人和时光,分享给你们吧。

调查问卷 置顶